劳嗽属气虚者。本方去桔梗、枳壳、半夏,加人参、白术、百合、款冬花、阿胶、薏苡仁、
(各一钱)、黄柏(五分)。
阴虚喘嗽。或吐红者。加当归、白芍药、生地黄、知母、天门冬、紫菀、牡丹皮、地骨皮、
阿胶(各一钱),去半夏、枳壳、酒嗽。加葛根粉、栝蒌仁、黄连(各八分、酒嗽者、因酒多
伤肺也)。
夏月热嗽咽痛。加黄连、荆芥(各八分)。
肺痿。宜补血养肺滋阴。其症右寸脉数。咳而口中有浊唾涎沫者是。本方去半夏、枳壳,加
紫菀、知母、阿胶(各一钱)、五味、人参、当归、天门冬(各八分)、薏苡仁(一钱五分)、先
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主在肺。麦门冬、黄芩、倍用。
因痰而致咳者。痰为重。主在脾。二陈倍用。
<目录>卷之二
<篇名>燥门
属性:(燥症 痿症 消渴 膈噎)
<目录>卷之二\燥门
<篇名>燥症(大便闭结附)
属性:脉 脉紧细而微。或涩而数。为火燥。短涩。为血虚而燥。浮数而弦。为风燥。尺寸紧数。
为火盛水枯。燥极之候也。
症 按内经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易曰燥万物者莫 乎火。盖干为天而为燥
金。坤为地而为湿土。天地相反。燥湿异用。故燥金主于紧敛。而湿土主于纵缓也。譬犹长
夏地湿。则纵缓滑泽。秋干则紧缩燥涩。皴揭之理。显可见焉。
治 内经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古方以血药治燥者。
甘辛以润之也。热者清之。黄芩、山栀、麦门冬、槐实之类。燥者。当归、生地黄、桃仁
、麻仁、之类。风者平之。天麻、防风、荆芥、之类。凡治燥药。必以清金为主。养血疏风
佐之。
方 清金润燥汤治诸燥。
麦门冬(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当归(一钱五分) 生地黄(一钱) 黄柏(一钱) 五味(五
分) 人参(八分) 黄 (八分蜜灸) 防风(五分) 枸杞子(一钱)
上作一服。水煎。食远服。
皮肤燥痒。加白芷、牛蒡子(各二钱),去参、 五味、枸杞、辰舌生疮燥裂。加黄连(八
分)、白芍药(一钱),去参、 、五味。
大便闭结。亦由肺经燥热。移于大肠所致。亦有血虚秘结。亦有热生风而结血秘者。加桃仁
、麻仁、大黄、倍当归、甚者。桃仁承气汤下之。风热秘者。加皂仁、麻仁、槐实、大黄、
倍防风、并减参 、枸杞、五味、下并用蜜导法。
皮肉燥湿。毛发焦枯。加天麻、荆芥穗、地骨皮、槐实(各一钱)。
<目录>卷之二\燥门
<篇名>痿症
属性:脉 脉浮洪。缓滑。右寸浮大而涩。浮缓为虚。洪大为热。滑则多痰涩而少血。
症 丹溪云∶内经言诸痿生于肺热。又谓治痿独取阳明胃。盖肺金体燥。居上。而主气。畏
火者也。脾土性湿居中。而主四肢。畏木者也。火性炎上。若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火寡
于畏。而侮所胜。金肺得火邪而热矣。火性刚急。肺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
。土脾得木邪而伤矣。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而诸痿作矣。经虽有筋
脉骨肉之分。一皆主于肺热。临症宜详审之。
治 东垣取横柏苍术为君。黄 当归为佐。以治诸痿。无一定之方。有温多者。有热多者。
有温热相伴。有挟风者。临病制方。其善于治痿者欤。又云∶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
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何肺热之有。故阳明实。则宗筋润。能
束骨而利机关矣。治痿之法。无出于此。虽然。天产作阳。浓味发热。凡病痿者。若不淡薄
食味。必不能保其全安也。
方 加减清燥汤治诸痿通用。
人参(七分) 黄 (一钱五分) 归身(一钱五分) 麦门冬(一钱) 黄柏(一钱) 苍术(一钱)
黄芩(八分) 五味(九粒) 生地黄(七分) 升麻(二分) 柴胡(三分) 甘草(三分) 白
术陈皮 白茯苓(各八分) 泽泻(五分)
上作一服。姜一片。枣一枚。煎。食远服。
兼风者。加姜活、独活、桑寄生。
兼湿者。加木瓜、防己、薏苡仁。
<目录>卷之二\燥门
<篇名>消渴
属性:脉 两寸脉滑者为上消。两关洪数者为中消。两尺浮大为下消。濡散为气实血虚。洪大为阳
盛阴虚。脉沉小有力者可治。实大浮涩者皆难治。
症 内经云∶二阳结谓之消。东垣云∶二阳者。手足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则目
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胃中伏火。火烁而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