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升麻(各等
分),去猪苓泽泻、桂。食积泻。加山楂、神曲、麦芽、白豆蔻仁(各一钱)、甚者。枳壳大黄
汤。
凡诸泻。本方。春加防风、白芍药(各八分)夏加黄连、香薷、扁豆(各一钱)。秋加
藿香、槟榔、枳壳(各七分)、乌梅(二个)。冬加干姜、砂仁(各七分)。
又方 助胃丸治大人小儿诸般泄泻。
浓朴 苍术 陈皮(各一两五钱) 甘草(炙四钱) 猪苓 泽泻 茯苓(各一两) 白术(一两
五钱) 桂(三钱) 肉果(鸡蛋清炒一两) 山楂(二两)
上为末。神曲二两。打糊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清米汤化下。



<目录>卷之二\暑门

<篇名>痢疾

属性:脉 脉滑。按之虚绝者。必痢也。寸浮数。尺涩。必下青脓血。沉弦。必下重。脉数。若微
发热。汗出者。自愈。脉微弱数。自止。脉沉小留连者。易治。数大身热者。难治。
症 痢者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相混。虽有痛不痛大痛之异。然皆里急后
重。逼迫恼人者。谓之痢也。属湿热及食积。三者。别青黄赤白黑五色以属五脏。白者湿热
伤气分。赤者湿热伤血分。赤白相杂。气血俱伤。黄者食积。或云青绿杂色。是风与火。下
如豆汁者。赤白相混。湿毒也。钱氏云。红黄黑皆热。青白谷不化者为冷也。抑考其本。皆
由肠胃所受饮食之积。余不尽行。留滞于内。湿蒸热秽。郁结日深。伏而不作。时逢炎暑。
相火司令。又调摄失宜。复感酷热之毒。至秋阳气始收。火气下降。蒸热蓄积。而滞下之症
作矣。以其积滞之滞行。故名滞下。即痢是也。其湿热秽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气分则白。
赤白混下。气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气弱不运。脾积不磨。陈积既滑。下凝犹鱼脑矣。甚
则脾胃空虚。开司失守。浊液迸流。色非一类。错杂混下。状如豆汁矣。若脾胃下陷。虚
坐努箦。色如白脓矣。其热伤血深。湿毒积秽。粘结紫色。则紫黑矣。其秽浊积而欲出。气
滞而不与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后重里急。数欲便而不能便。此皆大肠经有所途遏窒碍。气
液不通故也。宜详审之。
治 河间云滞下症。属湿热郁遏肠所致。又云无积不利。初起一二日。元气未虚者下之。枳
壳大黄之类。此通因通用法也。又云行血则便脓自愈。当归白芍药桃仁红花之类。调气则后
重自除。木香槟榔之类。切忌止涩。又云后重则宜下。木香槟榔丸主之。腹痛则宜和。白术
白芍药甘草陈皮当归之类。身重则宜温。姜附之类。脓血稠粘。以重药竭之。身冷自汗。以
重药温之。风邪内缩。宜汗之。防风羌活之类。 溏为利者。温之。附子理中之类。在表者
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谓吐也。在下者竭之。谓下也。身表热者内疏之。柴胡葛
根之类。小便涩者分利之。五苓之类。火热者寒之清之。芩连之类。气滞者调之。木香槟榔
枳壳之类。积滞者去之。枳实浓朴大黄之类。气虚而下陷者升举之。人参黄 白术甘草升麻
之类。血虚者补之。人参当归芍药之类。呕者和之。生姜半夏陈皮之类。噤口者。胃热也。
人参黄连补而清之。各从其类也。变症多端。难以枚举。姑撮其要。以俟知者。
方 加减黄芩芍药汤治赤白痢疾。
黄芩(炒) 枳壳(各一钱五分) 白芍药(炒二钱) 槟榔(一钱) 木香(八分) 甘草(炙三分)
当归(一钱) 苍术(一钱) 浓朴(八分) 白术(一钱五分) 陈皮(八分) 黄连(炒一钱三
味乃痢必用之药)
上作一服。姜一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食远服。腹痛。加砂仁、木香(各五分)、
后重。加滑石(一钱五分)。
赤痢。加川芎、桃仁(各一钱)、再加当归(五分)、初欲下之。加大黄(五钱或三钱量虚实用)。
白痢。加白茯苓(炒)、滑石(各一钱)、初欲下之。加大黄(五钱并量虚实增损)。
赤白相杂者。并加上二药。盖芎归桃仁以理血。滑石茯苓陈皮以理气初欲下者。亦加大黄
(五钱)、食积。加山楂、枳实(各一钱五分)。
如白痢久。气虚胃弱。或下后未愈。减芩连、芍药(一半),去槟榔、枳壳、浓朴,加人参、
黄、茯苓(各一钱)、砂仁、干姜(各五分)。
赤痢久。血虚胃弱。或下后未愈。减芩、连、枳壳(三之一),加川芎、熟地黄、阿胶(各一钱)。
赤黑相杂。此湿胜也。或小便不利。及赤涩短少。加木通、泽泻、茯苓(各一钱)、山栀(
八分)、以分利之。
血痢。加川芎、生地、槐花、地榆(各一钱)、添当归(五分)。
久不愈。减芩、连(各七分),去槟榔、枳壳、浓朴、苍术,加阿胶、地榆、侧柏叶(各一钱五分)、荆芥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