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亦与伤寒同。但少瘥耳。
症内经曰∶风之伤人也。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偏枯。(半身不遂是也)或为疠风。或为
惊搐。皆风之所为也。抑考风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之异。中腑者。面如五色。恶风恶寒。拘急
不仁。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前。皆易治。中脏者。唇吻不收。舌卷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
臭。眼昏耳聋。大小便闭皆难治。中血脉者。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吐涎沫。又有寒中热中
瘫痪疠风惊风之类。此皆属湿热。或痰火兼血虚也。亦有气中。因七情所伤。与中风相似。
若作风治。杀人多矣。盖中风者身温。且多痰涎。中气者身凉。而无痰涎。有此不同。丹溪
云。真中风邪者甚少。若阴虚阳乏。痰火内炽。或内伤饮食。变为卒暴僵仆之病。类乎中风
。则常有之。世医不分。悉以风治。杀人多矣。又云。真中风邪。西北人有。东南之人。只
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张仲景云。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经络空虚。贼邪不泻
。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辟不仁。邪在于络。肌肤不仁。在经则重
不胜。入腑则不识人。入脏则吐沫难言。刘河间云。中风者。非为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
亦非外中于风。由乎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蒸热拂郁
。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也。或因喜怒思悲恐。五志过极。皆为火甚故也。李东
垣云。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
者多有之。若壮岁体肥。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所致。亦有贼风袭虚而伤者。说者谓昔人
主乎风河间主乎火。东垣主乎气。丹溪主乎湿。而有昔人三子各得其一之说。殊不知河间之论
实具于火类之下。而不以风言。且别注中风论治甚详。东垣谓自内伤气。且曰亦有袭虚挟风
。而分在腑在脏之异。丹溪谓因于湿热。必曰外中者亦有。三子何尝偏于火气湿而言无中风
也耶。愚谓风者乃六淫之一。流行于四时。浩荡于天地。上下八方。无所不至。人居其中犹
鱼在水。水淡则鱼瘦。气乖则人病。体之虚者即感而伤之。但所受浅深不同。八方虚实有异耳。
治东垣云。中腑者多着四肢。有表症而脉浮。恶风寒。拘急不仁。或肢节废。治宜汗之。中
脏者。多滞九窍。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大便秘结。或气塞涎上。不语昏危多致不救
。治宜下之。中血脉则口眼歪斜。三者治各不同。若中血脉而外有六经。之形症则从小续命
汤加减以发其表。调以通圣辛凉之剂。若中腑而内有便溺之阻隔。肢不能举。口不能言。此中
经也。宜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补血以养筋。瘫痪者。有虚有实经谓土太过。则令人四肢
不举。此膏粱之疾。非肝肾之虚。宜泻之。令土平而愈。三化汤调胃承气汤选而用之。脾虚
亦令人四肢不举。治以十全四物。去邪以留正也。至于子和用汗吐下三法治之。盖吐者如水
郁则达之。谓吐之令其条达也。汗者风随汗出也。下者推陈致新也。失音闷乱。口眼歪斜者
。以三圣散吐之。如牙关紧急者。鼻内灌之。吐出涎沫。口自开也。次用凉膈散调之。大抵风
本为热。热胜则风动。宜静胜其燥。以养阴血为主。阴血旺则风热无由而作矣。须按此法治须少汗
。亦须少下。多汗则伤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故经有汗下之戒。尤宜审之。丹溪云。中风大率
主血虚。有痰。或挟火与湿热。治法以顺气、祛痰、清热、疏风、发散、吐下、之类为先。
补养次之。更以伤、中、感三者辨别轻重为治乃妙。在左属死血。四物加杏仁红花之类。甚
者桃仁承气汤下之。在右属痰与气。二陈加南星贝母姜汁竹沥之类。气用乌药顺气散。痰壅盛者。或口眼
歪斜不能言语。皆用吐法。瓜蒂藜芦 汁之类。详轻重用之。气虚卒倒
。用参 补之。挟虚浓煎参汤。加竹沥姜汁。血虚宜四物补之。挟痰亦加姜汁竹沥。半身不遂
。在左在右。治法如前气血二药。并加姜汁竹沥。疠风是受天地间不正之气。得之者。须分
上下。气受之则在上。血受之则在下。气血俱受。则上下皆然。盖皆不外乎阳明一经。阳明
者。胃与大肠也。治宜先泻湿热之剂清之。在血补血。在气补气。治用疏风散毒药治之。妇
人胎产惊风。乃血虚生内热。热则生风。因七情所触而动也。宜四物汤。随症加减。益母丸
。乌金丸。辟巽锭子。皆可选用。小儿惊风。有急有慢。慢惊属脾虚。所主宜温补。参术汤
。化下朱砂安神丸。急惊属痰热。宜凉泻。以牛黄清心丸。或利惊丸主之。七情气中者。忧
愁不已。气多厥逆。初得便觉涎潮雍塞。牙关紧急。宜以苏合香丸灌之。使醒。然后随证调
之。辟巽锭子亦好。用者触类而长之。思过半矣。
方 小续命汤治诸风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