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虚汗盗汗。目黄身肿\x
\x。小便不利。胸膈溢满。腰疼体痛。呕吐涎沫。葛丞相云。甚有效验。\x
白术 白茯苓 苍术(米泔浸) 藿香叶(去土) 甘草 橘红 浓朴 半夏(各一两)
附子(六钱炮) 生姜(二两) 上浓朴、半夏、生姜一处捣作饼子焙干。同众药为粗末。
每服三钱
\x轻脚丸\x(余居士选奇方)\x逐风去湿。消肿行血止痛。\x
地肤子(一两) 白术(半两) 赤茯苓(半两) 木猪苓(半两去皮秤) 舶上茴香
(半两炒) 泽泻 赤芍药 紫苏叶 葫芦巴 槟榔 枳实(各半两麸炒去瓤秤) 桃仁(一
两去皮尖及双仁麸炒秤) 上除桃仁外。一处拌和令匀。捣罗为末。入桃仁炼蜜为丸。捣三
五百杵。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紫苏汤下。加至百丸。旧有寒湿之疾。每发时痛不可忍。
呻吟之声彻于户外。几濒于死。忽遇道人授此方。才服半料。间或发作。顿觉减前时。服尽
全料厥疾遂瘳。信而服之。其验如神。
\x姜术汤\x(出御药院方)\x温和中气。外退除寒湿。治阳虚里寒。外挟风冷。头\x
\x痛\x
\x恶风。战栗多汗。风湿相搏身体疼痛。腰背强直转侧不能。又疗食寒饮冷。内伤脾胃。\x
\x呕逆吐痰。不思饮食。\x
川姜 白术(炒) 茯苓(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
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x七味除湿汤\x(出澹寮方)\x治寒湿所伤身重体痛。腠理开汗出。大便溏泄。小\x
\x便\x
\x或涩或利。腰
半夏曲(炒) 浓朴(姜制) 苍术(米泔浸各二两) 藿香叶(去土) 陈橘皮(去
白) 赤茯苓(去皮各一两) 甘草(炙七钱) 上锉。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
枣二枚。同煎至七
\x十八味流气饮\x(出朱氏集验方)\x治受风寒湿热诸邪毒一身。周遍。气脉上下\x
\x不\x
\x和。\x
羌活 独活 人参 枳壳 陈皮 白术 木香 防风 苏叶 川芎 当归 桂皮 白芍
药甘草 白芷 黄 天台乌药 白茯苓 上等分为细末。用枣汤调下。
\x省风散\x(出朱氏集验方)\x治气不和。为风寒邪湿之气着于手足麻痹。头重身\x
\x疼\x
\x。起居旋运。四肢倦怠。足胫缓弱。掣痛无时。每遇阴晦风寒。神思不清。痰气相逆。\x
\x并宜预服。\x
羌活 防风 甘草 白茯苓(各半两) 木香(一分) 人参 陈皮(各三钱) 天台
乌药
(三钱) 白术(一两麸炒) 南星(半两重者一只炮去皮切如豆大) 附子(九钱炮去皮
脐切)
上
\x黄 六一汤\x(出朱氏集验方)\x治风湿相搏。肌肉 动。先服渗湿汤。次用此\x
\x药。\x
黄 当归 甘草 上等分 咀。水一盏。姜枣煎。空心服。
\x葶苈木香散\x(出宣明论)\x治湿热内外余热。水肿腹胀。小便赤涩。大便滑\x
\x泄。膝胫肿满。\x
葶苈 茯苓(去皮) 猪苓(去皮) 白术(各一分) 木香(半钱) 泽泻 木通 甘
草(各半两) 楝桂(一分) 滑石(三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食前。此药
下水湿消肿
胀。止泄泻利小便。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转泄者。此乃湿热痞闭极深。而攻之不开。是能反
为注泄。此正气已衰而多难救也。慎不可攻之。而无益耳。勉以救之。则少少与服之。则稍
稍导散。微似得所。渐以加之。以意消息。一方无白术。
\x骗马丹\x(出朱氏集验方)\x治风湿相搏。手足疼痛。及诸伤百损。\x
骨碎补(去毛) 自然铜(醋 ) 虎胫骨(酥炙) 败龟(酥炙各一两) 川乌(炮)
草乌
(炒去尖各四两) 半两钱(五文醋 ) 牛膝 地龙(去土) 五灵脂 当归 乳香 没
药川
芎萆 (炙) 羌活 本 天麻 防风 威灵仙(去苗各半两)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如
梧
\x除湿丸\x(家藏经验方)
黑牵牛(一斤炒带性) 破故纸(四两) 赤芍药(四两) 钱子地龙(四两去土以上
为末)
白胶香(四两另研) 上用不蛀皂角三十梃。挪取浆。入沙钵内慢火熬成膏。和药丸如梧桐
子
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盐汤下。才利便止。老人虚人不宜服。临安南山昭庆院文僧正者。窠
山为文室。设榻其中。久之为湿气所逼。半年足不能举。因得此药乃能行。遂求其方。余在
淳安忽左足沉重。恐是湿气。根据方制服。洞下即愈。
\x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