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为病。循经流入诸脏。但与寒不相得。故有暑湿风温之
证。暑湿者。恶寒反热自汗。关节尽痛。头目昏眩。手足倦怠。不自胜持。此并伤暑湿所致
也。风温者。头痛身热常汗出。体重喘息。四肢不收。嘿嘿欲眠。此由先伤风后伤暑所致也。
风湿温病者。烦渴引饮。心腹冷痛。燥闷。口干面垢。恶寒风。饥不能食。眩晕呕哕。此伏
暑中风湿所致也。中暑所以脉虚者。盖热伤气。而不伤形也。且暑者在天为热。在地为火。
在人脏为心。是以暑喜伤心。令人身热头痛。状类伤寒。但背恶寒面垢。此为异耳。甚则昏
闷不知人事。手足微冷。烦渴口噤。或吐或泻。或喘或满。此皆暑气所为也。暑气入肝则眩
晕顽痹。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满痿痹。入肾则消渴。小便不利。若发其汗则恶寒甚。
加温针则发热甚。下之则淋甚。伤暑中 其实一病。但轻重不同耳。中暑背寒面垢。其面如
涂油。类纂云。面垢者阳证也。一名面尘。若尘埃之着面。手足微冷。烦渴口燥。但觉倦怠。
四肢却不痛重。其脉微弱。按之无力。白虎汤主之。痰逆恶寒者。橘皮汤主之。不恶寒者。
竹叶汤主之。头痛恶心。烦躁。心下不快者。五苓散最妙。
问中暑何故洒洒然毛耸恶寒。答曰。经云。四时八风之中人也。因有寒暑。寒则皮肤急。
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近人多不明中暑。或作热病法治之。
复用温热药。必致发黄斑出。更为蓄血。尤宜戒之。
四时之内。惟夏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最难调摄。心旺肾衰。肾化为水。至秋渐凝。及
冬始坚。当此之际。正宜温药补助。饮食亦当稍热。饮冷食生皆致病之因也。况暑毒多从口
鼻入。凝于牙甲。远行作劳人。遇止息须嗽口勿咽。如觉入咽宁呕去之。盖夏月伏阴在内。
肠胃冷滑易于伤动。暑毒一入。遍于五脏六腑。为病最急。夏月小有感冒。无问风寒暑湿。
头痛寒热。烦躁昏闷。霍乱疟痢。皆当先服五苓散。然后随证以他药主之。其实猪苓、茯苓
利水道。白术、肉桂有实表之功。若用以治病无有不愈。其或正当隆暑之时。无病以五苓散
例为夏间常服之药。但知可以解暑除烦。而不知内有泽泻最能伐人肾气。肾者人之根本。当
根本不充之时。轻进是药。将以为利适以为害。可不谨哉。琐碎录云。隔年五苓散不可服。
服之杀人。良以此也。
一时昏中者。切不可便与冷水。并卧湿地。上法当以热汤先灌。及用布衣蘸热汤熨脐下
及气海。续续以汤淋布上。令暖气透彻脐腹。候其苏省。以温热水化苏合香丸灌之。进以黄
连香薷散、五苓散。若体虚者冷香饮子。霍乱吐泻来复丹。二气丹。夹食则用胃苓汤。若挟
风则其脉沉而浮。证有搐搦。当于黄连香薷散内加羌活煎服。却不可作惊痫治之。多致不救。
若
并生姜或蒜各一块嚼烂。以汤送下立醒。或生葱一二茎亦可。或灸两乳头各七壮。或令人口
嘘心前。令热汤人嘘。皆备急之法也。夏月炎热。人冒涉途路。热毒入内与五脏相并。客邪
炽盛郁瘀不宣。致阴气卒绝。阳气暴壅。经络不通。故奄然闷绝谓之 。然此乃外邪所击
真脏未坏。若便遇救疗。气宣则苏也。夫热 不得太冷将息。得冷即困。此谓外卒以冷触
其热。热毒蕴积于内。不得宣发。故闷绝而死也。
\x方\x
\x御爱姜苏丸\x(出传信适用方)\x治中暑恶心头疼。烦躁。生津止渴。\x
紫苏叶(五两拣净) 乌头肉(二两切炒) 甘草(生三分) 桂心(半两去粗皮) 香
薷叶(半两拣净) 生姜(切洗焙干一分) 木瓜(干者二两生去皮瓤切焙) 檀香(半两
锉屑) 上为细末
\x缩脾饮\x(一名香薷缩脾饮出和剂方)\x治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饮食生冷\x
\x过\x
\x多。致霍乱吐泻者。吐利霍乱后服热药太多。致烦躁者。并宜服之。\x
缩砂仁 草果仁(煨去皮) 乌梅肉(净) 粉草(炙各四两) 白扁豆(炒去皮) 干
葛(各
二两锉)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大碗。煎至八分去滓。以水浸冷。旋旋服。以解烦。欲
热欲温任意。高年人加附子二两。煎如前法。暑月以此代熟水饮之极妙。名增损缩脾饮。一
方用干姜炮一两。 咀煎。澄清汁服。治脾弱胃寒不思饮食。口舌干燥。不生津液。功效如
神。一方有生姜。无粉草。一方有香薷。伤暑发热头目痛。用以吞消暑丸。一方无干姜。一
方无白扁豆。洁古云。转筋吐泻不止者。其病出中焦。阴阳交而不加。发而为痛也。此最为
急病也。不可与分毫粥饮。谷气入胃则必死也。治有两种。渴欲饮水者。是为阳气多。五苓
散主之。不欲饮水为阴多。理中汤主之。
\x解暑三白散\x(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