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水二盏。煎
至
一盏。去滓服。热盛者加干葛三分。
\x姜附汤\x(出直指方)\x治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倒。口吐\x
\x涎\x
\x沫。状如暗风。手足厥冷。或腹烦躁。兼治阴证伤寒。大便自利而发热者。邪气未解。\x
\x表证不见。
干姜 熟附子(各二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或虑
此
药太燥。即以附子理中汤相继服饵。姜附本治伤寒经下之后。又复发汗。内外俱虚。身无大
热。昼则烦躁。夜则安静。不呕不渴。六脉沉伏。并宜服此。不知脉者更须审之。兼治中脘
虚寒久积痰水。心腹疼痛。霍乱转筋。四肢厥逆。入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入脾加白术。
入心加茯苓。随证加之。挟风加防风。兼湿多加白术。筋脉牵急加木瓜。肢节疼痛加桂心、
人参、白术各等分。一方附子汤。以生用者名白通汤。加白术倍之。甘草减半。名生附白术
汤。治中风湿昏闷恍惚。腹满身重。手足缓纵。 自汗。失音不语。便利不禁。一方有甘
草。用生姜煎服。
\x白术调中汤\x(出宣明论)\x治中寒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上下所出水\x
\x液澄澈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本末不经有见阳热证。其脉迟者是也\x
\x。此因饮食冷物过多。阴胜阳衰而为中寒也。或冷热相击。而反阳气怫郁不能宣散。怫\x
\x热内作。以成热证者。不可亦言为冷。当以脉证别之。夫湿热吐泻常见阳脉。若亡液气\x
\x虚。亦能反见诸阴脉也。当以标本明之。不可妄治。或热证误服此白术调中汤。温药亦\x
\x能开发阳气。宣通而愈。别无加害。寒热久新并宜服之可。或有口疮目疾。孕妇等吐泻\x
\x。以煨干姜。官桂不宜服。\x
白术 茯苓(去皮) 泽泻(各半两) 红皮(去白半两) 干姜(炮) 官桂(去皮)
缩砂仁
藿香(各一分罗净) 甘草(一两) 上为末。白汤化蜜少许调下二钱。日三服。或炼蜜和
就。
每两作十丸。名白术调中丸。小儿一服分三服。
\x人参白术散\x(出宣明论)\x此方证同调中汤。治法服。\x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橘皮 葛根 泽泻 滑石 藿香(以上各半两) 上为末。
每
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解利。妊妇加苍术三五片。热服。
\x沉香桂附丸\x(出济生拔粹方)\x治中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等证。与前姜附汤\x
\x通\x
\x用。\x
沉香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 良姜(锉炒) 官桂(去皮) 茴香(炒) 川
乌(炮去
皮脐锉作小块子如豆大微炒令黄用) 吴茱萸(汤浸洗去苦炒) 上各一两为细末。用好醋
煮
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熟米饮送下。空腹食前。日进二服。忌生冷硬物。
\x姜桂散\x(出直指方)\x温中散寒生。\x
干姜 良姜(各半两) 辣桂 木香 半夏曲 甘草(制各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
钱。
姜五片。枣二个。煎服。
\x沉附汤\x(出直指方)\x治虚寒无阳。胃弱干呕。\x
熟附子 干姜(炮各半两) 沉香 白术(各一分) 甘草(炒一钱半) 上锉。每服
三钱。
姜五片煎。食前服。
\x通经汤\x(出御药院方)\x治阴阳升降失常。暴感寒邪。真气不足手足厥冷。囊\x
\x缩\x
\x或小腹急痛。并皆治之。\x
蛇床子 左顾牡蛎(为末) 浮萍(各三两) 草香附子(二两为末) 磁石(十两针
试有力
者杵碎如豆用绢袋盛煎十遍勿用) 上用向阳仰泉水一斗同上件药煎至七升。滤滓。贮于瓶
中。临卧阴器贮于瓶中。提地户三七遍。熏浸少时。倾于盆子中。通手淋洗。
\x熨法 治三阴中寒。一切虚冷厥逆呕哕。阴盛阳虚之证。及阴毒伤寒。四肢厥冷。\x
\x脐腹
肥葱(细切锉) 麦麸(各三大升) 沧盐(二两) 上三件入水一大盏。同和拌匀湿。
分作
二次于铛锅内同炒极热。用重绢缝作二囊。包裹熨病患脐周。下连阴部前后两股阴间。往来
不住熨之。一包将冷更易一包。葱包既冷。再用盐水拌湿炒焦热。根据前用之。至糜烂不用。
别取葱麸日夜不住相续之。至身体温热脉壮。阳气复来而止。守气养之和之。
\x又方 治阴证伤寒。腹痛吐痢。唇青面黑。身背强。四肢冷。脉沉细。咽喉不利。\x
用沧盐一斤炒焦大热。布绢二重作囊包裹盛之。熨阴脐间。亦同葱熨法。尤妙。
\x生料五积散\x(出医方集成)\x治感冒寒邪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