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不能行。故四肢不遂也。治之先进太乙神
精丹三粒。次以西州续命汤。风 者。奄不知人。咽中噫噫然有声。以其邪中心肺。涎潮鼻
塞。心肺间 。故不能言。宜用小续命汤、独活汤。风柔者。以风热入于肝脏。使诸筋挛急
。屈不可伸。经曰。寒则挛急。热则弛张。风颤者。以风入肝藏。经络之气不守正位。故使
头招摇而手足颤掉也。风喑者。以风冷之气。客于中。滞而不能发。故使口噤而不能言也。
风痹者。由风寒湿三气。袭于经络。舍于血脉。留于荣卫。故使身顽肉浓。不知痛痒。其证
则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痹。以属五脏。诸痹始得之在外。速治之无不愈者。及其邪气深入。各
传于脏。无不危殆。故曰风中脉。则口眼 斜。中腑则肢体废。风入脏则性命危矣。又有中
风之病。卒暴昏迷。涎浮胸中。上下相引。声如引锯。皆由饮食过度。嗜欲无节。停留胃中
。使气脉关隔。不得营运。荣卫失度。脏腑怯弱。风邪暴客。相抟成涎。虽投治风药。永不
得下。盖涎浮上部。填塞心胸。诸风闭塞。急当吐之。使快为度。然后急进续命汤。近世方
书多云。中风不可吐。久后令人坏一臂。盖药中多用水银粉。大损脾胃。脾胃既损。四肢不
举。理之必然。殊不知古人治法。其高者因而越之。病在胸上为高。越之为吐也。如朱砂丸
。止是吐胸上积涎。于脾胃何损。用之必效。若无涎。亦慎与吐。恐脾胃俱虚。呕血而死。
不可不知。世有气中。方书无载。考其至理。皆由喜怒不节。气血暴伤。盖暴怒伤阴。暴喜
伤阳。怒则气逆。喜则气缓。气血失常。乱于胸中。壅于经络。滞则生风。渐渐无力。昏困
欲倒。治之当顺气理血。不可妄投风药。至如新沐中风。名曰首风。饮酒中风。名曰漏风。
又曰酒风。入房中风。名曰内风。又曰劳风。各有治法。夫风之为病。有瘙痒者。有瘾疹者
。有疼痛者。有疮疡者。有聋瞽者。有历节者。有颠厥者。有狂妄者。千状万化。莫不由五
脏而生矣。
大抵人之有生。以元气为根。荣卫为本。根气强壮。荣卫和平。腠理致密。外邪客气。
焉能为害。或因喜怒。或因忧思。或因惊恐。或饮食不节。或劳役过伤。遂致真气先虚。荣
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肌肉疼痛。为痰涎壅塞。口眼
斜。偏废不仁。神智昏乱。为舌强不语。顽痹不知。精神恍惚。惊惕恐怖。或自汗恶风。
筋脉挛急。变证多端。治疗之法。当推其所自。若内因七情而得之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
外因六淫而得之者。亦先当调气。然后根据所感六气。随证治之。此良法也。但发直吐沫。摇
头上撺。面赤如妆。或头面青黑。汗缀如珠。眼闭口开。声如鼾睡。遗尿不知人者。皆不可
治。
风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数变。行者动也。风本为热。热胜则风动。宜以静胜其躁。养
血是也。治须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则虚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治其在经。虽有汗下之戒。
而有中脏中腑之分。中腑者宜汗之。中脏者宜下之。此虽令汗下。亦不可过也。汗多则亡阳。
下多则亡阴。亡阳则损其气。亡阴则损其形。初谓表里不和宜汗下之。表里已和。是宜治之
在经也。其中腑者。面显五色。有表证而脉浮。恶风恶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后。或中身
之前。或中身之侧。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中脏者。唇吻不收。舌不转而失音。鼻不闻香
臭。耳聋而眼瞀。大小便秘结。皆曰中脏也。中脏之病难治也。六腑不和。留结为痈。五脏
不和。九窍不通。无他。乃在经也。初证既定。宜以大药养之。当顺时令而调阴阳。安脏腑
而调荣卫。少有不愈者也。风中腑者。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发其表。如兼中脏。则大便多
秘涩。宜以三化汤通其滞。初证已定。别无他变。以大药和治之。大抵中腑者多着四肢。中
脏者多滞九窍。惟有中腑者。多兼中脏之证。至于舌强音涩。久服大药。能自愈也。有中风
湿者。夏月多有之。其证身重如山。不能转侧。宜除风胜湿去热之药。切不可针灸治之。气
血痰水。受病于内者也。风寒暑湿。致寇于外者也。人之一身。血气既虚。阴阳不守。饮食
居处。嗜欲无节。冲风卧地。调护不周。于是经络空疏。腠理开彻。风邪乘其虚而入之。挟
热则痿堕缓弛。挟寒则急痛拘挛。自其邪气之入人也。邪气反缓。正气反急。正气引邪。为
僻。为窜视。为掣纵。为搐搦。为瘫痪。为反张。在于阳则皮肤缓。在于阴则为腹里急。
缓则四肢不能收。急则一身不能仰。皆随其邪气所至。表里浅深。而有证也。种类虽多。大
要有四。血气偏虚。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谓之偏枯。神智不乱。身体无痛。四
肢不举。一臂不随。谓之风痱(能言则可治)。忽然迷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