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烧灰) 上为末。入硫黄同研
匀。用
葱薤
\x又方\x(出圣惠方)
雄黄 胡粉(各半两) 上研以枣肉。丸如莲子大。以绵裹一丸。纳下部中。日再易之。



<目录>卷四十\大肠腑门

<篇名>肛门赤痛(附论)

属性:夫肛门大肠之候。其气虚。为风热所乘。热气击搏。故令肛门赤痛也。
\x槟榔散\x(出圣惠方)\x治大肠风壅。气毒攻肛门。赤肿疼痛。\x
槟榔 川大黄(炙各一两) 沉香 赤芍药 防风(去芦) 芎 犀角屑 甘草(炙
锉各

服。
\x牛蒡子散\x(出圣惠方)\x治大肠风毒。肛门赤痛。令人烦热。坐卧不安。\x
牛蒡子(炒) 川大黄(锉炒各一两) 黄 (锉) 白蒺藜(炒去刺) 枳壳(麸炒
去瓤三分)


食前温服。
\x大黄散\x(出圣惠方)\x治大肠风热所攻。肛门赤肿。\x
川大黄(锉炒) 黄芩 黄 玄参(各一两) 丹参(三分) 赤芍药(半两) 枳
壳(一两
麸炒
\x治大肠风壅。气毒攻肛门。赤肿疼痛。\x(出圣惠方)
枳壳(麸炒去瓤) 芎 沉香(各半两) 川朴硝(一两五钱) 川大黄(一两锉炒)
甘草

\x又方\x(出圣惠方)
皂荚树白皮(一两涂酥炙) 甘草(半两炙锉) 枳壳(二分麸炒去瓤) 上为末。每
服二
钱。食
\x治 谷道。赤肿痛。又痒方。\x
用杏仁杵作膏敷之。一方熬令黄。捣。以绵涂导之。
\x又方\x(出本草)
用雄黄涂在上良。
\x治肛门肿痛。\x
用木鳖子去壳取肉。四五枚。研如泥。安新瓷器或木盆内。以沸汤冲动熏洗了。取少许
涂患
\x又方\x(出海上名方)
用枳壳烧熏。煎枳壳洗。服枳壳末为上药。
\x地榆散\x(出御药院方)\x治肛门痛痒或肿。\x
地榆 荆芥穗 蛇床子 蒴 苦参(各等分) 上 咀。每用药一匙。水一碗。煎二


\x三黄丸\x(出危氏方)\x治肛门肿痛。或下鲜血。\x
黄连 黄芩 大黄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熟水吞下。



<目录>卷四十一\小肠腑门

<篇名>总论

属性:小肠腑者、主心也。舌是其候也。心合于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重二斤
十四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复耳前热。若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
次指之
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
厥逆
下之
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
主治
小肠
小肠有寒。其人下重。便脓血。有热必痔。
小肠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小肠胀者。小腹 胀。引腹而痛。
心前受病。移于小肠。心咳不已。则气与咳俱出。
厥气客于小肠。梦聚邑街衢。
心应脉。皮浓者脉浓。脉浓者小肠浓。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
者小
扁鹊云。手少阴与太阳为表里。所以表清里浊。清实浊虚。故食下肠实而胃虚。故腑实
而不
小肠
小肠绝不治。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



<目录>卷四十一\小肠腑门

<篇名>小肠实(附论)

属性:夫小肠者。受盛之官。心之腑也。手太阳其经也。其气盛则为有余。故左手寸口。人迎
以前
之证
\x方\x
\x升麻散\x(出圣惠方)\x治小肠实热。口干舌燥。心胸烦闷。小便不利。\x
川升麻 黄柏(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犀角屑 栝蒌根 桑根白皮
(锉)


钱。
\x犀角汤\x(出圣惠方)\x治小肠实热。心烦口疮。小便赤涩。\x
犀角(镑) 瞿麦穗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 栀子(去皮) 赤茯苓(去黑皮) 木
通(锉)
黄连
为粗捣
筛。每
\x柴胡泽泻汤\x(出千金方)\x治小肠热胀。身热。手足心热。汗不出。心中烦满。\x
\x结塞不通。口
柴胡 泽泻 橘皮 黄芩 旋复花 枳实 升麻 芒硝(各三两) 生地黄(切一升) 上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