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枳
壳
(麸炒) 人参 桔梗(炒) 五味子(各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为末。面糊
为丸如梧
桐
\x前胡汤 治肾脏虚损。头目昏眩。顺三焦气。利胸膈。进饮食。\x
前胡(一两) 白茯苓(三钱) 木香(五钱) 附子(炮去皮脐) 大腹皮(一两) 桔
梗(半
两炒) 枳壳(麸炒半两) 五味子(一两) 甘草(炙半两) 半夏(半两生姜自然汁四
两水一升
于银器内浸水干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一盏去滓。
食前
\x前胡散\x(出圣惠方)\x治肾脏虚损。脾气乏弱。津液不荣。上焦生热。常唾稠\x
\x粘。胸膈壅滞。
前胡(一两) 大腹皮(三钱) 半夏(一两汤炮炒) 杏仁(去皮尖炒一两) 陈皮
(去白三
钱) 泽泻(一两) 赤茯苓(一两) 甘草(半两炙)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
生姜三
片。煎
\x半夏散\x(出圣惠方)\x治肾脏虚损。上热下冷。心胸壅滞。痰毒结实。唾如筋\x
\x胶。饮食少进。
半夏(一两汤浸七次炒) 川乌头(半两去皮脐) 防风(半两) 旋复花(一两) 前
胡(二
两) 赤茯苓(一两) 桂心(一两) 白术(半两) 甘草(半两炙) 上为散。每服三
钱。水一
钟。入
\x地黄汤 治肾虚多唾。\x
熟地黄(焙) 鹿茸(酥炙) 巴戟(去心) 枸杞子 丹参 五加皮(各一两) 车
前子(一
两) 桂(三钱) 防风(一两) 上捣碎如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半盏去滓。
通口
服。
\x茯苓汤 治虚损短气。咽喉凝唾。不出如胶。\x(方见虚劳门虚劳少气类)
(案原方∶白茯苓去黑皮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熟干地黄焙。人参。前胡去苗。桂
去粗皮各五钱。芍药。甘草炙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中盏半。枣二枚去核。煎
至一
\x诃黎勒丸 治肾虚常唾。\x
诃子 半夏(汤泡七次炒) 桔梗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炒) 槟榔 五味子 泽
泻
(各等分) 上捣七味为末。入杏仁和匀。生姜汁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姜
汤
下
\x五味子丸 治肾虚痰唾不休。\x
五味子 白茯苓 前胡(各三两) 半夏(汤泡七次炒) 麦门冬(去心) 山茱萸(各
半两)
贝
<目录>卷三十三\肾脏门
<篇名>肾虚漏浊遗精(附论)
属性:素问云。夫肾精者。身之本也。盖五脏六腑皆有精。肾为都会。关司之所。听命于心。
人能法道清净。精气内持。火来坎户。水到离宫。阴平阳秘。精元密固矣。若夫思虑不节。
嗜欲过度。使水火不交。精元失守。由是为赤浊白浊之患焉。赤浊者。是心虚有热也。常因
思虑而得之。白浊者。肾虚有寒也。过于嗜欲而得之。其状凝而如油。光彩不定。小便溺浊。
稠如膏糊。皆嗜欲思虑之所致耳。各分受病之由。旋以治法。坎离既济。阴阳协和。然后火
不上炎而神自清。水不下渗而精自固。安有赤浊白浊之患哉。虽然。思虑过度。不特伤心。
亦能病脾。脾土虚而肾不足。故土邪克水。亦令人便下混浊。史载之云。夏则土燥而水浊。
冬则土坚而水清。医常峻补。则疾愈甚。若以中和之药疗之。水火既济土自坚。其精固矣。
遗精白浊二证。脉息多涩。医经曰。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天癸者。精之本也。肾脏
不足。皆由不善卫生。喜怒多劳。忧愁思虑。嗜欲过度。起居不常。遂致心火炎上而不熄。
肾水散浸而无归。上下不得交养。心肾受病。令人遗精白浊。肾受病者。亦令人遗精白浊。
皆心肾不交。关键不密之故耳。肾病者当禁固之。心病者当安宁之。更有少壮之人。情动于
中。所愿不得。意淫于外。一门内有是证者。大要于治之法。不宜秘固。秘固则愈甚。惟当
以后方猪苓丸主之。盖半夏有利猪苓导气使通之也。但虚损精滑之人。却不宜服。无因而出
者曰尿。因闻见而出者曰精。心不足而肾热者曰赤浊。心不足而肾冷者。为白浊。阴不升。
阳不降。是以有情浊不分。又有脾精不禁。小便漏浊淋沥不止。手足腰背酸痛。用苍术等剂。
使脾精生于阴也。邪客于阴。神不守舍。故心有所感梦而后泄也。其候有少年气盛。鳏旷多
时。强制情欲。不自觉知。此泄如瓶之满而溢者也。人或有之。是为无病。勿药可矣。心家
气虚。不能主宰。或心受热。阳气不收。此泄如瓶之侧而出者也。人多有之。其病犹轻。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