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变紫色黯黑。久即皮肉俱烂。如牛领疮
状。
遍体通青黯色。不作头而穿溃脓出是也。初作服五香连翘汤。 去血。以小豆薄涂之。其间
数针 去血。又敷之。取消也。若不消色不变青黯者。以炼石敷之。若失时不得疗已溃者。
犹服五香连翘汤。及漏芦汤下之。随热多少投方也。外以升麻汤拓洗之。敷生麻膏。若生臭
恶者。可以单行一物白 茹散敷之。青肉去尽便停也。好肉既生。但敷升麻膏。若不生肉。
单服一物黄 散也。若敷白 茹散。积日青恶肉不尽者。可以漆头赤皮 茹取半钱。和三大
钱上白 茹散中合和敷之。恶肉去尽。还以纯用白 茹散也。视好肉欲生。可敷黄 散也。
黄散方。白 茹散方。漆头 茹散方。并一味单行。随多少捣筛为散。
治疽之法。灼艾之功胜于用药。缘热毒中隔。上下不通。必得毒瓦斯发泄。然后解散。古
人立论。譬诸盗入主人之家。必开其门户。逐之使去。万一门户闭塞。无从而出。伤主而后
已。人不幸而有此疾。适处贫困。适居僻邑村乡。难得药材。则灼艾尤为利便。灼艾之功。
须初发一日之内。尖头如麻豆大时。便好措手。其法用大独头蒜薄切如小钱浓。亦如钱大。
贴于疽顶尖上。以艾炷安蒜上灸之。三壮一易。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以痛为度。大概以百
壮为准。用大蒜取其毒有力。多用艾炷。取其火力通透。如法灸之。疮一发脓溃。继以神异
膏贴之。即日而安。一能使疮不开大。二肉不坏。三口易合。一举而三得之。然人未知之。
而多迟疑未决。至二日之后。疽大如指。毒瓦斯开散。病者不能看火。不可灼艾矣。可不预知
之乎。但头上见疽。或顶以上见疽。决不可用此法灸。灸则反增其疾也。
疽疾既成。先服取毒之药。只用麦饭石膏涂贴。五七日之后。病渐减退。合服川乌丸、
二乌丸。驱余毒。活气血。生肌肉。排宿脓。去风邪。既破之后。合服内补十宣散。多服为
妙。
大凡疽口紧小而硬者。盖为风毒所胜。合用蚣蝎散。糁于神异膏上。止于近疮处糁一小
钱大。不必遍地糁药。
疽疾既安之后。或未安之际。口中干燥。舌上坚硬如鸡内金者。非渴之所能比。非水之
所能润。此乃亦是肾家枯竭。而搬运不上。致令心火上炎故也。此证最恶。非惟有疽疾之人。
见此可虑。每见寻常不问男女无疾之人。见之亦日危矣。诸家方论。未尝载此。古人云。玉
华池竭七朝亡者、此也。多见庸医不究其源。各立新说。自出己见。投之丹药。为镇坠心火。
以升肾水。病者不晓。信而服之。祸如反手。殊不知肾水既竭。更投之以丹。遂令肾水愈涸
。古人云。脾恶湿。肾恶燥。非滋润之药。不能疗之。所用加减八味丸。正合其意。外有桑
枝煎。及五味子汤。皆良药也。
疽疾将安及七八分。盒饭服加料十全大补汤。以补气血。每日当与排脓内补十宣散相间
服。大凡疽疾多因怒气而得之。若有此疾。必多怒。但服附子之药。进食宽气。
疽之证甚恶。多有陷下透膜者。服狗宝丸。疮四边必起。用乌龙膏、解毒散讫。须要针
刀开疮口。其内已溃烂。不复知痛。乃纳追毒丹于孔中。以速其溃。既溃后。割去死肌。洗
以猪蹄汤。敷以生肌散。覆以乳香膏。若证之善者。自然肿起红活。乃即如前法。
\x方\x
\x乳香圆\x(出危氏方)\x治发背。及一切疽疮溃烂。痛不可忍者。\x
当归 川芎 交趾桂 真绿豆粉 川香芷(各五钱) 羌活 独活 五灵脂 乳香(别
研)
没药(别研各三钱) 白胶香(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薄荷
汤嚼
下。手足损痛不能起者。加大草乌一味。用木瓜盐汤细嚼下。
\x漏芦汤\x(出鲍氏方)\x治疽作后二日。服此退毒下脓。可与五香连翘汤相间。\x
\x连日\x
\x服之。\x
生黄 (去芦头) 连翘 沉香 漏芦(有白茸者各一两) 生粉草(半两) 大黄(微
炒半
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姜枣汤调下。
\x四虎散 治痈疽肿硬。浓如牛皮。按之痛。\x
天南星 草乌头 半夏(生) 野狼毒(各等分) 上为细末。醋蜜调敷。留头出毒瓦斯。
\x治疽溃后\x(出千金方)
以盐汤洗拭了。烧皂荚粉上良。一方皂角去皮了。治瘭疽溃后。
\x又方\x(出千金方)
用梁上尘和 中脂。敷之。
\x又方\x(出千金方)
用生麻油滓绵裹。布疮上虫出。
\x又方\x(出千金方)
用沸水汤灌疮中。三四遍。(汤一作饧)
\x芸苔熨散\x(出千金方)\x治疽似痈而小。有异脓。如小豆汁。\x(今日去明日满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