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出千金方)\x治虚劳少气。寒疝。里急。腹中喘逆。腰脊痛方。\x
生地黄(三十斤取汁) 肉苁蓉 甘草 阿胶(各一斤) 麦门冬 干地黄(二斤) 干

茯苓 桑根白皮 桂心(各八两) 人参 桔梗 五味子 附子(各五两) 石斛(一斤五
两)
牛髓(三斤) 白蜜(十斤) 清油(四斗) 麻子仁(三升) 大枣(一百五十枚) 当
归(十四两)


加酒一斗四升。煮取至刻绞去滓。纳蜜髓地黄汁汤入铜器煎。纳诸药末。半日许。令可丸。
入大瓮盛。饮吞如弹丸一枚。日三。若夏月暑热。煮煎转味。可以蜜地黄汁和诸药末为丸如
梧桐子大。服十五丸。不瘥稍加至三十丸。
\x黄 汤\x(出御药院方)\x治虚劳少气。胸心淡冷。时惊惕。心中悸动。手脚逆\x
\x冷。体常自汗。五脏六腑虚损。肠鸣。风湿。营卫不调。调百病。补诸不足。又治风里\x
\x急。\x
黄 (蜜涂炙) 人参 橘皮(去白) 当归(洗去土) 桂心 细辛 前胡 芍药 甘

麦门冬(去心) 茯苓(各二两) 生姜(五两) 大枣(二十枚) 半夏(二两半汤洗七
次切) 上
咀。以水二斗煮取四升。每服五合。日三夜一。深师方。无橘皮、细辛、前胡、甘草、麦
门冬。有乌头三两。蜀椒二两。远志二两。胡洽崔氏有蜀椒一两。乌头五枚。崔氏名药令黄
汤。一方有五味子。无橘皮。治四肢烦疼。食胀汗出。
\x附子汤\x(出千金方)\x治虚损少气。腹胀。内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x
\x不能饮食。寒热头痛。手足逆冷。大小便难。或复下痢。口干。梦中泄精。或时吐逆。\x
\x恍惚。面色枯悴。又复微肿。百节疼酸。\x
附子 浓朴(各一两) 甘草 人参 桂心 当归 茯苓(各二两) 麦门冬 黄 龙

(各三两) 芍药(四两) 生姜(五两) 饴糖(八两) 生地黄(一斤) 大枣(三十
枚) 上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纳饴糖。每服八合。日三夜一。咳者倍加生姜。
\x人参补虚汤\x(出御药院方)\x治虚劳。少气不足。四肢困弱。嗜卧少力。心中悸\x
\x动。夜多盗汗。常服补诸虚不足。建中进食。\x
黄 人参 陈皮(去白) 当归(炙) 白芍药(去皮) 桂(去皮) 细辛(去叶
土) 前胡
半夏(炮)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 白茯苓(去皮) 熟干地黄(以上各二两) 上
为细末。
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五片。枣二个。煎至七分。食前稍热服。



<目录>卷二百三十二\虚劳门

<篇名>虚劳不足(附论)

属性:夫虚劳不足者。是因中风、伤寒、热病、劳损、温疟。大病之后。血气减耗。脏腑未和。
故使虚乏不足。虚乏不足则经络受邪。随其所犯。变成诸病也。
\x方\x
\x肉苁蓉丸\x(出圣惠方)\x治虚劳肾气不足。梦与鬼交。心多忪悸。头目昏闷。四\x
\x肢少力。不思
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熟干地黄 钟乳粉(各二两) 五味子 龙骨 山

萸(各三分) 车前子(一两) 桂心 人参(三分去芦头) 牛膝(一两去苗) 枸杞子 远

(各三分去心) 白茯苓(一两) 黄 (三分锉) 石斛(一两去根锉) 杜仲(一两半
去粗皮微
炙锉) 防风(去芦头) 薯蓣 石菖蒲(各三分)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菟丝子(二
两酒浸
三日焙干别杵为末)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温
酒下三十丸。
\x麋茸丸\x(出圣惠方)\x治虚劳不足。肾脏伤绝。\x
麋茸(二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 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熟干地黄(二两) 牛

(去苗)人参(去芦头) 白茯苓 桂心 五味子 巴戟 菟丝子(汤浸三日焙干别捣为末)

子(炮裂去皮脐) 蛇床子 山茱萸 薯蓣 车前子 远志(各一两去心) 肉苁蓉(一两
酒浸
一宿刮去皴皮炙令干) 汉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上为末。取白羊肾十只。去

膜。细切烂研。用好酒五升。慢火熬成膏。入前药末。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空心。及晚食前。用温酒空心下三十丸。
\x熟地黄散\x(出圣惠方)\x治虚劳不足。四肢无力。不能饮食。时多盗汗。\x
熟干地黄 牡蛎 黄 (锉) 人参(去芦头) 麦门冬(去心) 白茯苓(以上各一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