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痢甘草汤下。如白痢生姜汤下。
\x独神丸 治一切赤白痢。不问新久。百药不效者。\x(一名独圣丸。)
用罂粟壳十两。分作三分。一分生用。去蒂萼及瓤。一分醋炒。一分蜜炙。为末。用蜜
丸小指头大。红痢生地黄、春茶煎汤嚼下。白痢乌梅甘草节。但为末二钱。陈米盐梅汤亦效。
一方姜煎。一方用米醋一盏且炙且蘸。候尽色黄为度。焙干。研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
一丸。水一盏入生姜如指面大一块。捶破。煎八分通口服。
\x樗白皮散 治下痢诸药不效。\x
用樗白皮一握。粳米五十粒。葱白一握。甘草一二寸。豉二合。水一升。煎取半升顿服。
小
\x陟厘丸 治百病。下痢。及伤寒身热头痛。目赤四肢烦疼不解。协热下痢。或医\x
\x已吐下之。腹内虚热。烦欲得冷。饮食不能消。腹中急痛。温食则吐。乍热乍冷。状\x
\x如瘟疟。或小便不利。气满呕逆。下痢不止。\x
水中陟厘(五两) 浓朴(一两) 汉中木防己(六两) 黄连(二两) 陇西当归(四
两) 紫
石英(三两) 三岁醇苦酒(五升) 上好豉(三升) 上皆取真新者。以苦酒二升。渍防
己极令
润出之。留苦酒置。以利刀切防己。浓令一分。使浓薄悉等。以板瓦覆着炭火上。以浓纸藉
瓦上布满。取防己。以着纸上讫。从头根据次翻。周而复始。令色槁燥。复渍向余苦酒中。更
出着瓦上熬之。如此尽苦酒止。勿令火猛。徐徐熬令极燥。各捣下筛毕。都合捣千杵。以余
三升苦酒渍豉一宿。明旦以瓦盆盛之。以一盆覆之。蒸五升上下。须火气通流。热出之。于
盆中研豉。以新布绞取浓汁。如枣膏法。以和药捣三千杵顷为丸。皆如水中鸡头子大。分着
数囊中。悬令阴干取燥。乃更盛着函以蜡蜜封。其际勿令见风尘。此药三丸为一剂。平旦井
花水服一剂。昼服一剂。暮服一剂。皆水服之。初服宜少食。当于未食前服药。若饮食消。
腹中调和者。日可一服。若已瘥。三二日可一服。消息以意。若病重药力未行者。但益服之。
日可四五剂。或时下不止者。当复更增。令腹中有药力。饮食消。是其效也。新服药未安调
。当水飧助药力。心中了然后。可作羹 。但当冷食之耳。若有时不喜冷食者。正是药力
尽耳。复益服药。至一宿许。则复欲尽冷也。若欲不复药者。但稍温食。药力自尽矣。服药
不必强多饮水。自随体调耳。久虚服之。如法禁热食。生鱼肉蒜。生菜酒。缘酒力发药力。
令病者烦热也。又禁腥物。及诸肥腻难消物。皆莫食。若有风病。加防风一两。人虚可加石
斛一两。若宿有下痢。脾胃损弱者。可加太一余粮二两半。取石中黄软者。若妇人产后疾。
加硫黄二两。小便黄赤不利。加蒲黄一两。根据方消息之。无不得效。胡洽云。旧有五石。赤
石脂、白石英、钟乳、矾石、并禹余粮石。各四两。常以二目合之。泊宅编云。姚 自殿监
边入座。母夫人病痢。诸药不效。令李昂筮甄革有真人指灵草语之。一日登对。上讶其色悴。
具以实奏。诏赐一散子。数服而愈。久乃知椿荚子一味为末耳。余捡本草。椿荚主大便下血
。今处处有之。夏中生荚。樗之有花者无荚。有荚者无花。常见生樗上。未见
世俗不辨椿樗之异。故俗中皆以此为椿荚。其实樗荚耳。注云樗皮主再痢。日华子云。樗皮
温无毒。止泻及脚风。入药时用蜜炙。药性论云。樗白皮之性。号微热无毒。能治赤白痢。
肠滑。痔疾。泻血不止。下白利或血。
\x治大人丹痢\x(出本草)
用红蜀葵叶。捣汁服之。若恐腹痛。即暖饮之。
\x白马骨\x(出本草)\x治水痢。\x
以白马骨茎叶煮汁服。
\x主水痢不问冷热\x(出本草)
取松杨皮。浓煎令黑。冷服一升瘥。
\x治水痢\x(出本草)
\x治水痢后渴不止。\x(出本草)
以赤瓜实汁服之。
\x治水痢\x(出本草)
以 草煮汁。及生汁服之。
\x涩腹止泻\x(出本草)
以橡斗子煮食之。亦可止泻。
\x主水痢\x(出本草)
以探子生食之。
\x九盏汤\x(出本草)\x主下痢。不问冷热赤白。略带。休息。久下。悉主之。\x
以黄连长三寸。三十枚秤重一两半。龙骨如棋子四枚重四分。附子大者一枚。姜一两半。
并切先以水五合著铜器中。去火三寸。煎沸。便下着生土。上沸止。又添水五合。如此九上
九下。内诸药。着火上。沸辄下着土。上沸止。又复。九上九下。度可得一升。顿服即止。
\x张仲景治痢紫参汤\x(出本草)
用紫参半斤。甘草二两。以水五升。内紫参甘草煎取半升。分温作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