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一
\x金锁丹 治寒冷滑泄。\x
上以辰砂一两。研令极细。以水丸作一球。放干。次用阳起石一两。研令细。以水和作
饼裹前辰砂放干。复用龙齿一两作末。水和作饼。裹前药。复用牡蛎一两作细末以水和作饼
裹前药令干。外用六一泥固济。作球。直待透干。方用醋灰半斗许丸之。五斤炭 。先下三
斤。候将尽。再下二斤。火尽候冷。打开去泥。并牡蛎存留。三件一处研令极细。以枣肉丸
如桐子大。空心盐汤下。三五丸。太固真元。才觉固则休服。及治脏腑滑泄。以米汤下五粒。

\x煨肝散 治脾元虚冷。滑泄不止。口内生疮。腹中冷。不思饮食。暖胃消食止泻。\x
苍术(三两) 缩砂(去皮) 柴胡(去苗) 桔梗 浓朴(姜汁炙去皮各一两) 芜
荑(三分) 桂心(三分去皮) 陈橘皮(去白) 远志(去心) 北紫菀(各半两) 胡
椒(一分) 上件杵为
末。以细绢筛为散。每服 猪肝四两。切作三片。每片用末一二钱许。掺于肝上。入葱白、
莳萝、盐等。令有滋味。一重布面片裹之。 炭火内煨令通熟。面焦黄色即得。去面取肝。

\x益智火煮散 治脾肾风虚。脾元冷惫。虚滑不止。饮食不进。\x
青木香(半分) 舶上茴香(一分) 青橘皮(一两) 干姜(半两) 乌梅(二两生
用) 益智(一两生用)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枣五枚。同煎至八分。先吃枣。后药。
食前服之。过
\x小草还丹 补脾肾虚冷。止大肠滑泄。\x
地黄(半斤锉炒黄色) 茱萸 青橘皮(去白) 萆 干姜 石榴皮(各炙二两) 浓
朴(一两姜汁炙令黄香为度)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饮下三十丸。
或嚼破生
\x渗肠丸\x(出杨氏家藏方)\x治泄泻不止。久痢不瘥。不问赤白脓血。并皆治\x
\x之。\x
附子(炮去皮脐) 阿胶(蛤粉炒) 白米 诃子(煨去核) 白龙骨 赤石脂 干姜
(炒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温米饮空心下。
\x治脾泻。盖脾恶湿。则濡弱而困。困则不能制水。经曰。湿胜则濡泄。\x(出本草
方)
以生姜碎之。半夏汤洗。与大枣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烧为熟水。时呷。数日
便已。今人惟知半夏去痰。不言益脾。盖能分水故也。昔有一男子夜数如厕。或教以此方服
遂愈。
\x治久患脾泻。脏腑虚滑。不进饮食。\x
上用青州枣子去核。以木香擘破如枣核大。置枣中。十数枚。以水一盏。煮俟软熟。温
嚼吃。以所煮汁送下。甚者不过一二剂。



<目录>卷二百八\泄痢门

<篇名>水泻

属性:(附论)
夫脾与胃为表里。脾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其精气化为气血。以养脏腑。其糟粕传于
大肠也。若脾胃虚弱。受于寒气。或饮食生冷。伤于脾胃。水谷不消。大肠虚寒。故成水泻
也。内经谓。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盖为冷热不调。气不
相济也。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流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肠胀不下痢。有如
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为水泻。
\x方\x
\x诃黎勒丸\x(出圣济总录)\x治水泻吐哕。遍身疼痛。\x
诃黎勒(煨去核) 鹿茸(酥炙去毛) 桑根白皮(锉) 地榆 赤石脂 天雄(炮裂
去皮脐) 龙骨(各一两半) 白芷 黄连(去须) 桂(去粗皮) 白茅根 浓朴(去粗
皮涂生姜汁炙) 当归(切焙各一两) 黄芩(去黑心) 干姜(炮各半两) 肉豆蔻(去
壳四五枚) 上为末。烂饭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
\x白芷黄连汤 治因伤水饮后。变成暴泄。\x
白芷(一两半) 黄连(去须一两) 地榆(一两半) 当归(锉焙一两) 木香(一
两) 赤石脂(
豆蔻(一枚煨去壳)白术(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半) 桂皮(去粗皮一两) 上
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
\x正气散\x(出圣济总录)\x治水泻日夜不止。\x
缩砂(蜜炙去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 赤石脂 肉豆蔻(去壳) 龙骨 石榴皮(焙)
甘草(炙锉) 人参 地榆 白术 吴茱萸(汤浸焙炒干) 干姜(炮各一两) 上为散每
服三钱。煮
\x赤石脂丸\x(出圣惠方)\x治水泻心腹 痛。四肢逆冷。不纳饮食。\x
赤石脂(三两) 龙骨(二两) 艾叶(一两微炒)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肉豆
蔻(一两去皮) 缩砂(一两去皮) 高良姜(一两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