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黄)
两为
末。用
焙干。
\x治酒疸遍身黄肿方\x
五灵脂(一两) 上为末。入麝香少许研令匀。饭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用米饮吞下。
\x防风汤 专治四肢节懈堕脱肿。按之皮陷。头眩短气。温温闷乱欲吐者方。\x
防风 白术 知母 桂心(各四两) 芎 芍药 杏仁 甘草(各三两) 半夏 生

(各
用附子。
\x治肿气\x
以秦荻子为末。和大醋封肿。如干再易。日数次。以瘥为度。
\x治肿气\x
以韭杵极烂。煮熟拓疮上。便愈。以马齿烧灰。唾和绯帛贴肿上根出。
\x治肿气\x
用拳参五月采。捣末淋炸。
\x去浮肿\x
用破黍茎提扫。煮取汁浴之。
\x有人虚肥积年。气上如水病。面肿腹不肿。\x
以楮叶八两。水煮取六升。去滓。内米煮粥吃。
\x治浮肿积水。兼恶毒肿。\x
捣芫花茺蔚苗。绞汁服之。
\x白术汤 专治脾虚浮肿。\x
橘皮 大腹皮 茯苓 生姜皮(各半两) 白术(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米饮
下。
\x银朱丹 专治正水。大便利者。\x
硫黄(四两火 过) 银朱(三两) 上研极细。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米饮
下。
\x大豆散\x(出指南方)\x治积水。\x
大豆(一升炒香) 白术(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饮下。



<目录>卷一百九十三\水病门

<篇名>湿肿(附论)

属性:夫肾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今胃虚不能
传化
肾。
\x方\x
\x除湿丹\x(出经验良方)\x治腰脚肿。足胫浮肿。筋脉拘挛。便尿不利。目赤疮疥\x
\x。痈疽发背。
泽泻 槟榔 乳香(另研) 威灵仙 赤芍药 大戟(水煮) 甘遂(水煮各一两) 陈

青皮
\x葶苈丸\x(御药院方)\x治脾胃受湿。流于四肢。足胫浮肿。小便涩少。\x
苦葶苈(微炒研) 黑牵牛(生取头末) 白术(各半两) 郁李仁(去皮研) 赤茯
苓(去皮
心)

为末
\x圣灵丹\x(出卫生宝鉴)\x治脾肺有湿。喘满肿盛。小便赤涩。\x
苦葶苈(四两炒) 木香 槟榔 茯苓(面裹煨) 防己 木通 人参(各二钱半) 上
为细
末。
\x大半夏汤\x(出危氏方)\x治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溢于皮肤。漉漉\x
\x有声。怔忡喘
半夏(浸洗) 陈皮 茯苓 桔梗 槟榔 甘草(各等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
盏半。

湿肿胃气有本。至元戊寅五月间。积雨淋淫。鲁斋许仲平先生。时年五十有八岁。面目
肢体






至如常。其肢体浮肿。以导滞通经汤主之。良愈。
\x导滞通经汤 专治脾湿有余。胃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x
陈皮(一两) 桑白皮(一两) 木香(五分) 茯苓(五分) 上 咀。每服五钱。
水二盏煎

\x牵牛丸 专治一切湿热肿满等病。\x
黑牵牛 黄芩 大黄 大椒 滑石(各等分)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服五
\x海金砂散 专治脾湿太过。通身洪肿。喘不得卧。及腹胀如鼓。\x
牵牛(一两半半生半熟) 甘遂(半两) 白术(一两) 海金砂(三分) 上为末。
每服二
钱。煎
\x赤茯苓丸 专治脾湿太过。四肢肿满。腹胀喘逆。气不宣通。小便赤涩。\x
葶苈(四两) 防己(二两) 赤茯苓(一两) 木香(半两) 上为末。枣肉为丸。
如梧桐子
大。
\x牵牛汤 专治腹中有湿气。足胫微肿。中满气急。咳嗽喘息。小便不利。\x
黑牵牛(头末一两) 浓朴(姜制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姜汤调下。或临时水
丸。

\x防己汤\x(出鲍氏方)\x治湿气浮肿。\x
防己(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一枚水
煎服。
\x治脾虚受湿发肿。一切虚肿皆治。\x(出朱氏集验方)
大附子(大者十枚去皮破四块用赤小豆半升藏附子于中慢火煮附子透熟后去豆将附子焙
干)
下。
\x治水 病者\x(出本草)
以獭毛皮作褥履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