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温。虚则清。脾本湿。虚则燥。肾本寒。虚则热
。假若胃冷虚者。乃胃中阴水寒气湿甚。而阳火热气衰虚也。非胃土湿气之本衰。故当温补
胃中阳火之衰。退其阴水寒气之甚。又如胃热为实者。乃胃中阳火实而阴水虚也。故当以寒
药泻胃中之实火。而养其虚水。然此皆补泻胃中虚热。水火所乘之邪。非胃为实者之本也。
夫补泻脾胃湿土之本气者。润其湿是补。燥其湿是泻。土本湿故也。凡脏腑诸气。不必肾水
独当寒。心火独当热。要知每脏诸气。和同宣而平之可也。是故水少火多。为阳实阴虚。而
病热也。水多火少。为阴实阳虚而病寒也。其为治者。泻实补虚。以平为道可矣。故治消渴
者。补肾水之阴虚。而泻心火之阳热。寒除肠胃燥热之甚。渐使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
涩。则病日已矣。
三消者。其燥热一也。但有微甚耳。余闻古之方。多一方而通治三消。消者。以其善消
水谷
饮。
数一
原气
则
消
虚
实
。
于
多
内经有言心肺气厥而渴者。有言肝痹而渴者。有言脾热而渴者。有言肾热而渴者。有言
胃与
醉饱
者。
热移
。痹
不仁
少
虚
心火属阳而本热。虚则为寒。若肾阴虚则心火阳实。是谓阳实阴虚。而上下俱热明已。故气
厥论曰。肾气衰阳独。宣明五气论曰。肾恶燥。由肾枯水涸。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
辛以润之。夫寒物属阴。能养水而泻心。热物属阳。能养火而耗水。今肾水既不胜心火。则
上下俱热。奈何以热药养肾水。欲令胜心火。岂不暗哉。又如胃与大肠热结而渴者。阴阳别
论曰。二阳结为之消。注曰。二阳结。胃及大肠俱热结也。肠胃藏热。善消水谷。又气
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善食而瘦。如肠痹而渴者。
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夫数饮而出不得中。其大便必不停留。然则消渴数饮
小便多者。止是三焦燥热怫郁而气衰也明矣。岂可以燥热毒药助其强以伐衰阴乎。此真实实
虚虚之罪也。夫消渴者。多变声音疮癣痤痱之疾。皆肠胃燥热怫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故
也。或热而膀胱怫郁。不能渗泄。水以妄行。而面上肿也。如小肠痹热而渴者。举痛论曰。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便坚不得出矣。注曰。热渗津液。而小便坚矣。如言
病疟而渴者。疟论曰。阳实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渴。故致饮冷也。然阳实
阴虚而为病热。法当用寒药养阴泻阳。是谓泻实补衰之道也。如因肥甘石药而渴者。奇病论
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病名脾瘅。瘅为热也。脾热则四脏不
禀。故五气上溢也。先因脾热故脾瘅。又经曰。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
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
中满。故其气上溢。转而为消渴。通评虚实论曰。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
膏粱之疾也。或言人惟胃气为本。脾胃合为表里。脾胃中州。当受温补。以调饮食。今渴消
者。脾胃极虚。故宜温补。若用寒药耗损脾胃。本气虚乏而难治也。此言乃不明阴阳寒热虚
实补泻之道。故妄言也。岂知腹中论曰。帝云。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芳草石药。石
发癫。芳草发狂。狂言多饮。数溲。谓之热中。多喜曰癫。多怒曰狂。芳美味也。石谓英、
乳及发热之药。经又曰。热中消中。皆富贵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
病不愈。愿闻其说。岐伯曰。芳草之味美。石药之气悍。二者之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
人。不可服此二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夫热气剽悍。药气亦然。所谓饮一而溲二者。
当肺气从水而出也。其水谷海竭矣。凡消渴便用热药。误人多矣。故内经应言渴者皆如是。
若不明标本。认似为是。始终乖矣。故凡见下部觉冷。两腋如冰。此皆心火不降。状类寒水
。宜加寒药下之。三五次。则火降水升。寒化则退。然而举世皆同执迷。故处其方必明病之
标本。达药之所能。通气之所宜。治而无害者。可以治其病也。所以为标本者。先病而为本
。后病而为标。此为病之本末也。标本相传。先当救其急也。又云。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
标。盖为标病。藏病最急也。又云六气为胃之本。假若胃热者。胃为标。热为本也。处其方
者。当除胃中之热。是治其本也。故六气乃以甚者为邪病。衰者为正。法当泻甚补衰。以平
为期。养正除邪之道也。酸能收。甘能缓。辛能散。苦能坚。咸能软。酸属木也。燥金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