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膏(四两) 干姜 甘草(取粉秤三两半) 前胡(二
两)
川芎(二两一分) 白僵蚕(炒去丝嘴) 白附子(炮) 防风(去芦头各一两) 上件为
细末。用
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每一两作一十丸。阴干。每服一丸。细嚼。用葱白、薄荷茶清送下。
不
\x祛毒散\x(出杨氏家藏方)\x解风邪。截伤寒。\x
苍术(四两米泔浸一宿) 甘草(炙) 黄芩 赤芍药(各一两) 赤茯苓(半两去皮)
麻黄
(去根节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黑豆十五粒。同煎至一盏。
热
服
\x祛寒汤\x(出杨氏家藏方)\x祛逐寒邪。解利伤寒时行瘟疫。\x
青橘皮(二两不去白) 陈橘皮(二两半不去白) 丁香皮 甘草(炙) 干姜(炮各
一两)
上为细末。如觉身热头疼。即抄药一钱。沸汤点下。不拘时候。
\x顺气散\x(出王氏博济方)\x调顺冷气。解利伤寒。\x
吴茱萸(洗令净春夏用一分秋冬用半两) 麻黄(一两去节) 人参(半两) 诃子(半
两炒
去核秤) 大黄(三分) 官桂(一两去皮) 浓朴(一两去皮姜汁炙) 干姜(炮半两) 陈
橘皮
(一两去白) 甘草(二两炙)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姜、枣煎六分。通口服。
如外
伤邪
\x益元散\x(出直指方)\x治身热呕吐。泄泻肠 。下利赤白。治淋漓癃闭闷痛。小\x
\x腹不利胸中积聚寒热失宜大益精气。通九窍六腑。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利\x
\x中。除烦热心躁。治腹胀痛闷。补益五脏。大养脾肾之气。或肾水不足。胃土衰弱。风\x
\x寒外感。七情内伤。阴痿阳衰。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并皆治之。\x
滑石(六两腻好者) 甘草(一两 )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蜜少许。温水调下。或
无蜜
亦可。无论时日三服。或欲冷冻饮料者。新水调下亦得。解利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四钱。
每服水一盏。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煮取汁七分调下。并三服。以效为度。此药是寒凉。
解散郁热。设病甚不解。多服无害。但有益尔。本世传名太白散。俗恶性寒。兼易得之贱物。
而
不可阙也。夫伤寒当汗。则不可下。当下亦不当汗者。且知设服此药。则汗自不出。而里热
亦获小效。亦有里热便得宣通而愈者。或半在表半在里。可解和。而不可吐下发汗者。若服
此药多愈。或不愈。亦少加减凉膈散和解尤佳。或必当汗解者。更加苍术粗末三钱同煎。葱
豉汤调服尤良。或孕妇不宜滑石、麻黄、桂枝辈发汗。即用甘草一两。苍术二两。同为粗末
。每服四钱。水一盏。葱白五寸。豉五十粒。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并二三服。取微汗
是。名逼毒散。非孕妇皆可服。或太白散加麻黄去节二两。如前法煎服。世云神白散。众云
青龙散。更加滑石末与苍术末二倍。最为发汗之妙药。乃此方唯正可汗者即用。误服之。则
转加热也。名曰大逼毒散。或解利两感。煎凉膈散调下益元散四钱。或下乳。用猪肉面羹。
或酒之类调下四钱。不计时候。日三服。及宜食肉面羹粥。催产。温油浆调下五钱。并二三
服。以产为度。或死胎不下者。煎三一承气汤一服。调下五钱。须臾更频用温油浆调服。前
后俱下而胎出。可活产母也。难产或死胎不下。皆由风燥湿热。聚敛结滞而不能舒缓。故产
户不得自然开通也。药力至。则结热顿开而产矣。后慎不可温补。而反生燥热也。俗未知产
后已损血液。疼痛怖惧。以致神狂气乱。则阴气损虚。邪热大甚而为诸热证。由不明素问造
化。故不识候阴阳。反妄谓产后诸虚百损。便为虚冷而无热也。误以热味药温补。或见烦渴
者。不令饮水。本虽善心。为害多矣。岂知治病之道。但以临时审其脏腑六气虚实。明其标
本。如法治之而已矣。此药泛常无奇。虽然为效至大。而俗以为小而忽之。此所以反招侮也
。今以加黄丹令桃红色。名曰红玉散。加青黛令轻碧色。名碧玉散。加薄荷叶一分。细罗同
为末。名曰鸡苏散。主疗并同。但以回避愚俗之妄侮尔。
\x柴胡饮子\x(出金匮方)\x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x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 白术(八分) 大腹 槟榔(四枚并皮子用) 陈皮(五分) 生
姜
(五分)
春三月加枳实减白术(共六味)
夏三月加生姜(三分) 枳实(五分) 甘草(三分共八味)
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上各 咀。分为三贴。一贴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
四体壅滞。添甘草少许。每贴分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