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细变之。但发热心战者。乃是急黄之候。
歌曰。小便自利大便黑。血证无疑定发狂。若是小便全不利。黄名瘅病瘅名黄。
若血证。宜抵当汤。轻者桃仁承气汤。与犀角地黄汤。黄瘅。茵陈汤。茵陈五苓汤。
又歌曰。太阳发热浑身痛。身目俱黄是湿家。腹满脉弦心胁痛。阳明经里中风邪。仲景
云。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只当以寒湿中求之。发热。
一身尽痛。而身目俱黄者。太阳中湿也。腹满。鼻干。心胁痛。潮热身黄者。阳明中风也。
欲发黄者。急用瓜蒂末一字许。搐鼻中。治在头疼湿家条下。大抵发黄与湿家。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腹满。脉浮弦。咳嗽。潮热。小便难。心胁疼。短气。鼻中干。不得汗。嗜卧。
此阳明中风也。大小柴胡加茯苓汤。哕者。汤中加茯苓也。见小便难条下。病患寒湿在里不
散。热蓄于脾胃。腠理不开。瘀热与宿谷相搏。郁蒸不消化。故发黄汗者。南方暑湿。近夏
瘅热。盖瘅者黄也。古人以黄为瘅。湿热相搏。民多病瘅。甚为 肿。然后发黄。与瘀血外
证。及脉俱相似。但小便不利为黄。小便自利为瘀血。要之发黄之人。脾蕴积。发热引饮。
脉必浮滑而紧数。若瘀血证即如狂。大便自利。为瘀血。要之发黄人。身体发热。头面汗出。
身无汗。齐项而止。渴引水浆。小便不利。如此必发黄。茵陈蒿汤。五苓加茵陈散主之。茵
陈蒿汤十分。五苓散五分。三散拌匀。每服二钱。温水调下。日三服。病患服汤。得小便利。
如皂子汁赤。一宿腹减。则黄从小便中出也。古人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大抵发黄
者。瘀热在里。由小便不利而致也。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选而用之。又方。
伤寒欲黄者。急用瓜蒂末。口含水。搐一字许入鼻中。出黄水。甚验。即用茵陈蒿汤调五苓
散服之。最良。又问。白虎证亦热发渴引饮水。小便不利。何以不发黄。答曰。白虎与发黄
证相近。遍身汗出。此为热越。白虎证也。头以下都无汗。黄证也。又问。太阳病。一身尽
痛。发热。身如熏黄者。何也。太阳中湿也。仲景云。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
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又问。病患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
。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咳
嗽者。何也。少阳中风也。小柴胡汤主之。
\x方\x
\x麻黄醇酒汤\x(出千金方)\x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瘅。\x
用麻黄三两。以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覆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
春月宜用水。
\x麻黄连翘赤小豆汤\x(出千金方)\x治伤寒瘀热在里。身体必发黄。\x
麻黄 连翘(一方用连轺系根味苦寒) 甘草(各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
枚) 杏
仁(三十枚) 赤小豆(一升) 生梓白皮(切二升) 上 咀。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去
沫。次
纳
\x茵陈汤\x(出千金方)\x治伤寒七日八日。内实瘀热结。身黄如橘。小便不利。腹\x
\x微胀满。宜下
茵陈(六两) 大黄(三两) 栀子(四十枚) 上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
取五升。
去滓。次纳栀子、大黄。煎取三升。分服一升。日三。小盒饭利如皂荚汁状。色正赤。当腹
减。黄悉随小便去也。范汪。用疗谷疸。短剧方。用石膏一斤。
\x大黄黄柏汤 治发黄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x
大黄(三两) 黄柏(二两) 芒硝(半两) 栀子(十五枚) 上 咀。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纳芒硝。复煎取一升。先食。顿饮之。
\x枳实大黄汤 治伤寒饮酒。食少饮多。痰结发黄。酒疸。心中懊 而不甚热。或干\x
\x呕。\x
枳实(五枚) 大黄(三两) 豆豉(半升) 栀子(七枚) 上 咀。以水六升。煮
取三升。
分三服。心中热疼懊 。皆主之。
\x治伤寒后二十日。浑身眼如金色者。\x
上用黄芦一两。锉碎。水一升。煎取三合。空心服。三五服安。
\x麻黄连翘汤\x(出金匮方)\x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x
麻黄(去根节汤煎去沫二两) 连翘(二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四十枚) 枣(十二
枚) 生
姜(二两) 甘草(一两) 生梓白皮(切一升) 上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用潦水二
盏。煎
取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x消湿散 治伤寒瘀热在内。湿气郁而不散。熏发肌肉。小便不利。身体发黄。利水\x
\x道。\x
牵牛子(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