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人参 甘草 升麻 地骨皮 赤茯苓 赤芍药 草龙胆(各半两) 上
咀。每
\x人参散 伤寒汗下后。余热不退。或烦或渴。面赤者。\x
人参 栀子 蓝叶 甘草 白藓皮(各半两) 上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x治伤寒发汗后。身上余热未退。\x
麻黄(去根) 芍药 细辛 牡丹皮(去心) 前胡(去毛) 官桂 山茵陈 荆芥穗 桔
梗
麦
\x木通散 治伤寒汗下后。足肿。有湿气不除者。\x
木通 木香 槟榔 独活(各一两) 丹参(七钱) 上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x枳实芍药干姜甘草汤 治伤寒汗下后。气逆。利不止者。寒也。\x
芍药(半两) 甘草(半两) 枳壳(麸炒半两) 干姜(炮半两) 上锉细。每服五
钱。水煎
服。
\x防葵散 治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者。\x
防葵(一两) 木香(五钱) 柴胡 黄芩(各半两) 上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x枳壳散 治伤寒汗下后。脐上有动气者。\x
枳壳(五钱麸炒) 赤茯苓(一两) 当归(一两) 京三棱(炮一两) 木香(五钱)
诃黎勒
(五
\x前胡散 治伤寒汗下后。脐右有动气者。\x
前胡 赤茯苓(各一两) 大腹皮 人参(各五钱) 木香(三钱) 槟榔 大黄(各
三钱)
上为
\x茯苓散 治伤寒下后。脐下有动气者。\x
赤茯苓(一两) 槟榔(三钱) 桂心 大腹皮 川茴香(炮炒) 良姜(各五钱)
上为细
末。每
\x调中散 治伤寒吃转药。病热已减。然大腑余热出后。终未快。精神昏闷。宜服此\x
\x。\x
柴胡 前胡(各去毛) 桔梗 贝母(去心) 牡丹皮(去心) 黄芩 麻黄(各一分)
枳壳
(只
水一盏。
煎两三沸。食后临卧。去滓。任意服。
\x治伤寒。汗后虚热。\x
用 草。锉研取生汁。饮一合。愈。
<目录>卷一百三十二\伤寒门
<篇名>伤寒烦躁
属性:(附论)
夫伤寒烦躁者。此由阴气少。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少阴病。恶寒而有时自烦。欲去
其被
微烦
不得
阴气少。病发于阳经者。故令烦躁。其候身热。而烦渴引水浆。若胃中干燥者。必谵语。亦
有少阴经烦躁者。当辨。伤寒烦躁者。烦为扰扰而烦。躁为愤躁之躁。合而言之。烦躁为热
也。析而分之。烦也。躁也。有阴阳之别焉。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
之甚者。有烦疼。烦满。烦渴。虚烦。皆以烦为热也。有不烦而躁者。为怫然便作躁闷。此
为阴胜格阳也。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入口者是也。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
也。所谓燥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烦躁之由。又为不同。有邪气在表而烦躁者
。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有因火劫而烦躁者。有阳虚而烦躁者。有阴盛而烦躁者。皆不同也
。经曰。当汗不汗。其人烦躁。太阳中风。脉浮而紧。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此是
邪气在表。而烦躁者也。病患不大便。六七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也。邪
气在里而烦躁者也。太阳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心躁。太阳病。二三日。及躁。火熨其背
。令人大汗出。大热入胃。躁烦者。火劫令烦躁者也。少阳微发汗。躁不得眠。与下之后。
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
汤主之。及发汗后。若下之。病仍不去。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者。阳虚烦躁者也。少阴
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者。阴盛而烦躁者也。诸如此者。证之常
也。非逆也。设或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发热不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少阴病。吐利
。烦躁。四逆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蜷。脉不出。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五六日
自利。复烦躁不得寐者死。是数者。又皆为不治之证。呜呼。烦躁为常有之疾。复有诸不治
之证。临病者测之。又当熟审焉。
歌括云。烦躁来时热气升。阴为阳胜太阳经。阳躁粪连脐痛肾。微阳虚阴躁乘心。
心主火。肾主水。心热则烦。肾热则躁。伤寒烦躁。则有阴阳虚盛之别。为阴虚而阳盛。
则
热
太
烦
狂
桂
痛
并黑豆煎汤解之。汗后。烦不得眠。欲水者。少与之。小便不利。与五苓散。下后。昼夜
不呕不渴。凡表证脉沉微。干姜附子汤。若兼懊 。即与栀子豉汤。发汗若下之。病仍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