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病患服前药。胸膈满闷者。此上焦阳盛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也。腹满。气虚耳鸣。
时
投
令
勿听。但令极熨之。不住灰包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三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
汗。此是阴去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后出余气而解。病患三部脉沉。
寸脉小于关尺。此为阴盛。当温中药以消阴气。宜服浓朴丸。陈皮、人参、白术、藿香、当
归、细辛之类是也。神术汤亦同。治阴燥而渴。不可误用凉药。若热药冷服。内有伏阳。则
可。若脉虚。按之全无力。或病患素无食养。只可温服。
<目录>卷一百三十一\伤寒门
<篇名>海藏所制神术白术二汤
属性:\x神术汤 治内饮冷。外感寒邪。无汗者。\x
苍术(二两制) 防风(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 咀。生姜水煎。加葱白三寸。
如治吹
奶。
脉
以
\x神术汤六气加减例\x
太阳寒水司天。加桂枝、羌活。阳明燥金司天。加白芷、升麻。少阳相火司天。加黄芩、
地
芎
应
香
\x白术汤\x(出济生拔粹方)\x治伤寒冷物。外感风邪。有汗者。\x
白术(三两)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 咀。每服称三钱。水一盏。生姜
三片。
同煎
自汗
逆促命期。活人本方。葳蕤汤。以有麻黄。故不敢用。宜上白术汤主之。
若头眩汗出。筋惕肉 者。加牡蛎。
者。
<目录>卷一百三十一\伤寒门
<篇名>可下
属性:(附论)
夫伤寒邪入于阴。其病在里。法当下之。诸腹满。不大便。或口燥舌干而渴。或潮热谵
语。
里。
下法
热
若
而
证
大柴胡下之。厥脉沉短。舌卷囊缩。为毒瓦斯入脏。承气汤下之。若厥冷。耳聋囊缩。而脉沉
弦。脉为少阳厥阴两感。又厥阴下利。谵语。脉不微细。宜小承气汤。
\x调胃承气汤\x(出圣济总录)\x治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x
\x。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热者。可与调胃承气汤。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可与此\x
\x方。诸发汗和解。不恶寒。但发热。蒸蒸然者。或日深。心下温温欲吐。胸中痛。大\x
\x便溏。腹满。郁郁微烦。此极吐下者。或日深。睡里谵语。法当下之。以银粉、巴豆\x
\x、燥热大毒丸药下之。致真阴虚损。邪热转甚。因而协热下利不止。及表热。下之太早\x
\x。乘虚而入。不成结胸。但为热利不止。心下满急。或痛。烦渴咽干。脉滑数而实。诸\x
\x腹满实痛者。烦渴谵妄。小便赤。大便硬。脉
甘草(二两炙) 大黄(以清酒洗四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
去滓。
入
\x调胃承气加橘皮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x
大黄(锉醋炒一两) 甘草(炙) 陈橘皮(汤洗去白焙各半两) 上细锉。每服四钱。
水一
盏半
\x柴胡大黄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x
\x定。烦躁不得眠
柴胡(去苗) 大黄(湿纸裹煨) 朴硝 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 甘草(炙锉半两)
上粗
捣筛
汗自
\x宣毒散\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脉大。潮燥伏热。\x
大黄(锉炒) 甘草(炙锉半两) 朴硝(研一分) 牵牛子(一两半生用半炒用) 上
为散。
每服
粉水
\x小黄芩汤\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八九日。大便不通。心神闷乱。\x
黄芩(去黑心) 枳壳(去瓤麸炒) 大腹(锉醋炒各一两) 大黄(锉炒二两) 上
粗捣筛。
每服
度。
\x大青散\x(出圣济总录)\x治阳盛发狂有斑。大小便闭涩。\x
大青 知母 黄芩(去黑心) 山栀子仁 升麻 黄连(去须各一两) 甘草(炙锉半
两)
大黄
\x承气丸\x(出圣济总录)\x治伤寒时气温热病。大便不通。\x
大黄(锉炒三分) 郁李仁(汤浸去皮研) 枳实(去瓤麸炒) 朴硝(研各一两) 上
为末。
和匀
\x桃仁承气汤\x(出儒门事亲)
桃仁(去皮尖一十二个) 官桂 甘草 芒硝(以上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
五
钱。水
\x握宣丸\x(出儒门事亲)
白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