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九\伤寒门
<篇名>备列加减方
属性: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
今复
\x桂枝加葛根汤方\x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桂
枝(三两
去皮)
一升。
\x桂枝加浓朴杏子汤方\x(于桂枝汤方内加浓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根据前法)
\x桂枝加附子汤方\x(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术柏汤方附于此
方内去桂枝
\x桂枝去芍药汤方\x(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根据前法)
\x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x(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
\x桂枝麻黄各半汤方\x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
枣(四枚
擘)
沫。
纳诸
\x桂枝二麻黄一汤方\x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
切) 杏
仁(
黄一二
沸
\x白虎加人参汤方\x(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根据白虎汤法)
\x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x(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根据前法煎服
小便利
\x葛根加半夏汤方\x(于葛根汤方内加入半夏半升余根据葛根汤法)
\x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x(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根据
桂枝汤法服)
\x栀子甘草豉汤方\x(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x栀子生姜豉汤方\x(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x柴胡加芒硝汤方\x(小柴胡汤内加芒硝六两余根据前法服不解更服)
\x桂枝加桂汤方\x(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共五两余根据前法)
\x柴胡桂枝汤方\x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
两半)
大枣
温服。
\x附子泻心汤方\x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
三味
以
\x生姜泻心汤方\x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
夏(半升洗)
黄
温服
一
\x甘草泻心汤方\x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
连(一两)
上
\x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x(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余根据黄芩汤法服)
\x桂枝加大黄汤方\x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一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
枣(十
二枚
\x桂枝加芍药汤方\x(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通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服)
\x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x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
辛(三两)
生
和煮。
取
\x四逆加人参汤方\x(于四逆汤方内加人参一两余根据四逆汤法服)
\x四逆加猪胆汁汤方\x(于四逆汤方内加入猪胆汁半合余根据前法服如无猪胆以羊胆代
之)
<目录>卷一百二十九\伤寒门
<篇名>释音
属性:\x辨阳明证并治。\x
厕(初吏切圊溷也。) 瘕(音假腹中久病。) 疸(音旦黄病。) 愦(古对切心乱也。)
怵(
\x辨太阴脉证并治。\x
拒(音巨。抑也。) 函(音含。又音咸。书函。) KT (音荒。目不明也。) 脘(音
管。胃腑
\x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x
啮(鱼结切。噬也。) 盥(音贯。澡手也。) 怅怏(上丑亮切。望恨也。下于亮切。
不服也
<目录>卷一百三十\伤寒门
<篇名>伤寒一日候
属性:(附论)
夫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其脉络于腰脊。
主
俱
桂
桂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今人才见身热头痛。便发汗。不知汗空闭而用麻黄。汗空疏而用桂枝
汤。伤寒。伤风。其治不同。古人必无汗者。方可发汗。
\x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