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
暖而
其气。
(四时气候不正为病。谓之时行之气。时气所行为病。非暴厉之气。感受必同。是以一
岁之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四时正气者。春风夏暑。秋湿冬寒是也。时行者。时行之气是也。温者。冬时感寒。
至春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
雪解
(冬寒春温。夏热秋凉。为四时之正气也。)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
解。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
有轻
(此为时行之气。前云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是也。)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
寒。
(此为温病也。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
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
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此为疫气也。是数者。以明前斗历之法。占其随时气候。发病寒热轻重不同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节气十二。中气十二。共二十四。内经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
时谓之岁。)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疑脱或有至而不去。此一句。金匮要略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
有至
以未得甲子。天因
子。天大寒不解。
内经曰。至而和则
脱漏明矣。)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清阳为天。动而不息。浊阴为地。静而不移。天地阴阳之
气。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春暖为夏暑。从生而至长也。秋忿为冬怒。从肃而至杀也。)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十月六爻皆阴。坤卦为用。阴极阳来。阳生于子。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
于卦
阳气
下。
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阳生于子。阴生于午。是阴阳相接。故曰合。阳退于酉。阴退于卯。是阴阳相背。故
曰离
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天地阴阳之气。既交错而不正。人所以变病。内经曰。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内经曰。养生者。必顺于时。春夏养阳。以凉以寒。秋冬养阴。以温以热。所以然者。
从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
(不能顺四时调养。触冒寒温者。必成暴病。医者当在意审详而治之。)
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
必病
(当春之时。风气大行。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以春适旺。风虽入之。不能即发。
至夏
飧泄
秋适旺。湿虽入之。不能即发。至冬肺衰。然后湿始动也。雨淫腹疾。则当发为下利。冬以
阳
暑
疟
及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
(内经曰。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根据次第而治
之。
真方
(仲景之书逮今千年。而显用于世者。王叔和之力也。)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以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
以训
(东方地气温。南方地气热。西方地气凉。北方地气寒。西北方高。东南方下。是土地
温凉
居之
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内经曰。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是伤寒为病热也。针经曰。多
热者
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表里俱病者。谓之两感。)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太阳为三阳之长。其气浮于外。故尺寸俱浮。是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