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茯苓芫花大戟
必补剂以扶之。如气形羸弱之类是也。本草曰。补可
经所谓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故形不足
疾。药石蠲疾。五谷五畜为能补养也。泻。有余为
本草曰。泻可去闭。即葶苈大黄之属。经所谓浊
所以葶苈大黄。味苦大寒。专能泻热去湿下气。
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故
而能泻胃强也。轻者。实则气壅。欲其扬也。
本草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经所谓
曰。阳实则发散。重者。怯则气浮。欲其镇
镇之。本草曰。重可去怯。即磁石铁粉之
故使其体重之物。则下涎而用之也。涩
必涩剂以收之。本草曰。涩可去脱。
气着。欲其利也。如便难内闭。必滑剂以利之。本草曰。滑可去着。即冬葵榆皮之
养窍。故润利也。燥者。湿气淫胜。肿满脾湿。必燥剂以除之。本草曰。燥可去湿。即桑白
皮赤小豆之属。所谓湿甚于上。以苦吐之。以淡泄之。是
荣卫涸流。必湿剂以润之。本草曰。湿可去枯。即紫石英之属。故痿弱者用之。王注曰。心
热独盛。则火光上炎,肾之脉常不行。令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肾脉亦随火炎烁。而逆上行也。
阴气厥逆。火复内炎。阴上隔阳。下不守位。心气通脉
相提挈。胫筋纵缓而不能任用也。可下数百行而愈。故此七方十剂者。乃太古先师。设绳墨
而取曲直。何叔世方士。出规矩以为方圆。王注曰。人之死者但曰命。不谓方士愚昧而杀之。
是以物各有性。以谓物之性有尽也。制而用之。
使之无穷。夫惟性无穷。用无穷。故施于品剂。以佐使斯人。其功用亦不可一而具也。于是
有因其性而为用者。有因其所胜为制者。有气同则相求者。有气相克则相制者。有气余而补
不足者。有气相感则以意使者。有质同而性异者。
有名异而实同者。故蛇之性窜而引药。蝉之性脱而退翳虻饮血而用以治血。鼠善穿而用
以治
因
也。麻木谷而治风。豆水谷而治水。所谓气相同则相求者也。牛土畜。乳可以止渴疾。豕水
畜。心可以镇慌惚。所谓因其气相克则相制也。熊肉振羸。兔肝明视。所谓因其气有余补不
足也。鲤之治水。 之利水。所谓因其气相感则以意使者也。蜂蜜成于蜂。蜜温而蜂寒。油
本生于麻。麻温而油寒。兹同质而异性也。蘼芜生于芎 。蓬 生于覆盆。兹名异而实同者
也。如此之类。不可胜举。故天地赋形。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象。毛羽之类。生于
阳而属于阴。鳞介之类。生于阴而属于阳。空青法木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
云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肾。黄石脂法土。色黄而主脾。故触类而长之。
莫不有自然之理也。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愈人
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动致颠殒。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
医学发明论云。病有逆从。治有反治。夫曰反治者。是明四经各经之病源。一经分手足。
四
法
如
不
夫圣人立通因通用之意。谓少阳春也。生化万物之始也。金石草木。羽毛鳞介。乃阴阳
生化
之端
序则
以发
证多
可戒
阴经
在内
煎。
法也。
太阳标有阳之名。无阳之实。谓其将变阴也。其脉紧而数
而内有真寒也。故仲景以姜附汤久久热煎。不温服而顿服之。
之久久热煎。重阳之热。泻纯阴之寒。是治其本也。不温服而
治太阳标之假阳也。故为
寒之气。外显热证。然大渴引
所逐。而欲先绝其燥。欲坐井
又况内伤饮食。其物有形。亦
但脾胃有痞气。仲景治痞有五
类。亦以大黄枳实阴寒之药以下泄之。举斯二者。是塞因塞用。又为寒因寒用。可以明知之
矣
虽
正治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直折之也。又经云。为有阳明厥阴。不从乎中也。启玄
子注
殆不
在卯
后
病
两阳合明。故曰阳明。在辰巳之间。是生化之用也。两阴交尽。故曰厥阴。在戌亥之间。是
殒杀之用也。其厥阴心包。乃包络十二经之总也。经曰。中有阳明生杀之本。足阳明为水谷
之海。又经云。万物生于土而终于土是也。标本俱阳。诸经中皆有之。故不能从标。亦不能
从其本。且手阳明喜热而恶清。足阳明喜清而恶热。足厥阴为生化之源。宜温而恶清。而手
厥阴心包不系五行。是坤元一正之土。虽主长生。阴静阳燥。禀乎少阳。元气乃能生育也。
若独阴不长。以此明之。是标本俱阴也。足厥阴肝亦标本俱阴。肝为五脏之一也。受胆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