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经云。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乃可诊有过
之脉
岂待
可以
为人迎
经常。
表者。
状不同
人命
怒则激
方乃不
文藻
故知
内。

而论
如垩
炭。
盛则

所谓六腑强弱。以候形之盛衰者。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夺矣。背者胸之府。背曲
肩随。胸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曲伸不能。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仓廪不藏者。肠胃不固也。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
得强者生。失强者死。此等证医者要问。在脉难明。惟证易辨。是故圣人垂教。学人宜兼明
之。不可忽也。



<目录>卷一\方脉总论

<篇名>诊脉要法

属性:素问诊脉与针经皆同。取右寸口。又名气口。气口者肺部也。在天者也。为十二经皆朝
于肺
难经诊法。从地上合于天。何以知其然也。始于春。终于冬。乃弦洪毛石四法。
一。少阳。二。阳明。三。太阳。四。太阴。五。少阴。六。厥阴。
又说左手脉行阳道。右手脉行阴道。脉分表里太过不及。
仲景伤寒诊法。自外之内。左寸为始。
一。足太阳寒。二。足阳明燥。三。足少阳火。四。足太阴湿。五。足少阴热。六。足
厥阴
以上六经。皆足之六经。在北方寒水。东方风。戌丑之位。故始于伤寒。病发于春。为
温病
叔和脉诀说。左迁逆行天度为病。故入式歌曰。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也。
图解脉诀入式
左心、小肠、肝、胆、肾。
左寸动脉所主。洪。 手少阴心经脉。
手太阳小肠脉。
左关动脉所主。弦。 足厥阴肝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左尺动脉所主。沉细。足少阴肾经脉。
右肺、大肠、脾、肺、命。
右寸动脉所主。涩。 手太阴肺经脉。
手阳明大肠脉。
右关动脉所主。缓。 足太阴脾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右尺动脉所主。洪数。 手厥阴心包络脉。
手少阳三焦相火脉。

左 心、小肠。
右 肺、大肠。

左 肝、胆。
右 脾、胃。

左 肾、膀胱。
右 心包络、三焦。
尺盛有病 寸为阳借言男。关尺为阴、借言女。说无病。寸如阴。女至此寸弱。而此说
顺也
尺弱有病 寸为阳借言男。关尺为阴。借言女。说无病。尺如阳、男至此寸盛。而此说
顺也
春夏背阳在上。抱阴在下。春夏背阳而抱阴。春升夏浮顺。春夏不升浮反。
秋冬背阴在上。抱阳在下。秋冬背阴而抱阳。秋降冬沉顺。秋冬不沉降反。
左寸关尺 左尺属肾水(所主者异)
右寸关尺 右尺属相火(受病则同)
男曰作强之官。女曰技巧之官。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三十六难曰∶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
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肾有二也。洁古云。
男子



<目录>卷一\方脉总论

<篇名>论脉本始

属性:人禀天地五行之气以生。受父母阴阳之气以成。是以有五脏六腑四肢十二经三百六十五
穴。

一气



数者为阳。谓一呼一吸六至也。迟者为阴。谓往来不满三至也。于三部九候之内。察其脉形
有独异者。谓独大。独小。独疾。独迟。独不应四时者。乃受病之所也。凡人禀形气。有中
适。有躁静。各各不同。气脉潮动。亦各随其性韵。故呼而脉再至。吸而脉再至。呼吸之间
复一至。合为五至。此为中适者也。春秋中日夜正等。其呼而脉至多。吸而脉至少。或吸而
脉至多。呼而脉至少。此则皆不同。为冬夏日夜长短之异也。凡气脉呼吸。昼夜变通。效于
四时。然于呼吸定息。应五至之限。无有亏僻。犹晷刻与四时长短。而岁功日数无异也。若
人状貌。有羸有壮。其呼吸虽相接续。而昼夜息度。随其漏刻。是谓呼吸象昼夜变通。效于
四时也。



<目录>卷一\方脉总论

<篇名>脉论

属性:十二经其实一脉也。界为十二分而已。何以知之。手太阴起于中焦。出于大指之端。手
阳明
注于心中。手少阴起于心中。入掌内循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