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无一人悟。及余谓一一明之。盖阴气居于阳位。邪火因而窃动。忽得桂附扶
胸中之阳。则邪火自然退听而不敢动。故初服而效。至三四服而不效者。习以为常也。至五
六服而发热更甚者。桂附阳药之少。不敌地黄一派阴药之多也。或曰数方中阴药数倍于阳药
。阳药固掣肘而不尽其量。宜其不效。何以前效而后不效欤。余曰。此问正不可少。个中机
关。必须识破。然后可以得病情。凡阴药性柔而行缓。缓则相续而不绝。阳药性刚而行急
。急则迅发而无余也。胃如分金之炉。一柔缓而逡巡不进。一刚急而捷足先登。入咽之后。
但见桂附之扶阳。若忘地黄之滋阴。故初服而效。至于数服。桂附虽烈。无如前日之地黄等
药。缓行未了。又得新入之地黄以助之。势可相敌。故三四服不甚见效。乃服至五六剂而大
发者奈何。盖以每日所服之桂附。如火一发而无余。而同剂中之地黄等药。如水之渐注。
不骤之积日多。些少之桂附。安能与之为敌。宜其服之增热也。天地间两可之见。最为误事。
不可不知。
八味地黄汤。(十五)全真一气汤。(三十一)十味地黄丸。(十九)
痨症愈后。不可无调养之法。丸剂优于汤药。宜
八味地黄丸。(十四)天王补心丹。(十三)龟鹿二仙膏。(十七)还少丹。(十七)全鹿
丸。(二十五)八味地黄丸。(十五)加味虎潜丸。(二十四)
<目录>卷一
<篇名>附录慎柔五书
属性:凡久病服寒凉。气伐过多。以至三阳气衰。痰凝气滞。以调元之剂治之。阳气一动。则
少阳先升。少阳欲先出。前有太阳。后有阳明。遏截不能伸。少阳之气至太阳。太阳与之并
则寒。与阳明并则热。适成寒热疟状。非真疟也。其太阳气达。遂有伤风之状。鼻塞恶风寒
之症见矣。阳明气达。则有作泻之症。此时正当调脾补元。分头施治。则旧病尽脱矣。
损病。六脉俱数。声哑口中生疮。昼夜发热无间。经云。数则脾气虚。此真阴虚也。用
四君。加黄 山药莲肉白芍五味子麦冬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三煎。此为养脾阴秘法也。
服十余日。发热渐退。口疮渐好。方用丸剂。如参苓白术散。亦去头煎。晒干为末。陈米锅
焦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服三钱。或上午一钱。百沸汤下。盖煎去头煎。则燥气尽。遂
成甘淡之味。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师师相授之语。毋轻忽焉。
愚按。煎去头煎不用。黄履素(讳承昊)折眩漫录。亦云神妙秘法。
又按。以淡补脾之说。余一时亦不能会悟。后得徐灵胎书。谓五味各有所属。味甘属土。
然土实无味也。故洪范论五行之味。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KT 作辛。皆即
其物言之。惟于土则曰稼穑作甘不指土而指土之所生者。可知土本无味也。无味即为淡。淡
者。五味之所从出。即土之正味也。故味之淡者。皆属于土。如茯苓山药石斛之类是也。五
脏皆受气于脾。故脾为五脏之本。五味皆托始于淡。故淡为五味之本。慎柔黄履素煎去头煎。
取无味之味以补脾。诚秘法也。
<目录>卷二
<篇名>肿
属性:(肿者。皮肤肿大也。胀者。心腹胀满也。臌者。心腹痞满。而四肢瘦小。昔人谓之蛊
肿症。从来有气肿水肿之辨。内经以按之 而不起者为气。即起者为水。后医多反其说。
然气滞水亦滞。水行气亦行。正不必分。总以不起为肿甚。即起为肿轻。肾囊及茎中肿。大
多死。
脉本沉。 若浮而弦。宜发汗。 若浮而鼓指有力。宜越脾汤。 若浮在皮外。多死。 若
沉而紧。宜麻黄细辛附子之类。 若沉而缓。易愈。 若沉而微细。宜温补。
初起。面上微肿。两目下名卧蚕。更肿些。一身觉重滞。微喘。小便不利。即肿症之渐。
宜
如皮肤肿大。气喘小便不利。宜
\x五皮饮。\x
上肿。宜发汗。加苏叶防风杏仁各三钱。下肿。宜利水。加猪苓防己各二钱。木通一钱。
小水多。为阴水。加附子干姜各二钱。白术三钱。川椒木香各一钱。小便不利。为阳水。加
防己猪苓知母各二钱。凡脉虚人羸。宜加白术人参肉桂附子。脉实人健。加莱菔子枳壳各二
钱。凡畏风之甚。宜加生黄 。三四钱。或再加附子二钱。(八十)
如小便点滴俱无。气喘口不渴。宜
\x滋肾丸。\x(九十四)
如前药不效。宜用济生肾气丸。药料作汤服。或前症愈后。亦以此丸服一月收功。
\x济生加减肾气丸。\x(一百零九)
如服利水之药。而小便愈少者。
\x补中益气汤。\x
首煎照常服。二煎服后。以手指探吐。(五)
愚按。水肿病。浅者照上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