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方论第三
<篇名>荆芥散
属性:疗时气风温,寒热瘴疟,往来潮热,并宜服之。
陈皮 麻黄 香附子 甘草(各一两) 荆芥穗 浓朴(各二两) 草果仁(三个) 川
白芷 桂心(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姜三片,枣两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候。
<目录>卷之六
<篇名>寡妇寒热如疟方论第四
属性:论曰∶寡妇之病,自古未有言者。惟《仓公传》与褚澄略而论及。言寡者,孟子正谓“
无夫曰寡”是也。如师尼、丧夫之妇,独阴无阳,欲男子而不可得,是以恹恹成病也。《易
》曰∶天地 ,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孤阳独阴可乎?夫既处闺门,欲心萌而
不遂,至阴阳交争,乍寒乍热,有类疟疾,久则为劳。又有经闭、白淫、痰逆、头风、膈气
痞闷,面 、瘦瘠等证,皆寡妇之病。诊其脉,独肝脉弦出寸口而上鱼际。究其脉源,其疾
皆血盛而得。经云∶男子精盛则思室,女子血盛则怀胎。观其经血,思过半矣。
<目录>卷之六\寡妇寒热如疟方论第四
<篇名>生地黄丸
属性:许学士云∶有一师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自汗。是时疫气大行,
医见寒热,作伤寒治之,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剧。余诊视之曰∶三部无寒邪脉,但厥阴
肝脉弦长而上鱼际,宜服抑阴等药。余制此方,治之愈。
北柴胡 秦艽 黄芩(各半两) 生地黄(二两) 赤芍药(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乌梅煎汤下三十丸。无时候,日三服。
许学士云∶尝读《史记・仓公传》载,齐北王侍人韩女,病腰背痛,乍寒乍热,众医皆
以为寒热病也。仓公曰∶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何以知欲男子而不可得?诊其脉,肝脉
弦出寸口,是以知之。又有妇人热入血室,寒热如疟一证,在本卷第十论。
<目录>卷之六
<篇名>妇人恶寒方论第五
属性:论曰∶夫妇人恶寒者,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
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
恶寒。以上疾证,方治并载《百问》,不复繁引。仆尝治一妇人,但恶寒别无他证,六脉
平静,遂用败毒散而安。此药能去表中风邪故也。经云∶恶寒家慎不可过当覆衣被及近火气
,寒热相搏,脉道沉伏,愈令病患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以和表之药,自然不恶寒矣。
妇人恶寒尤不可近火。寒气入腹,血室结聚,针药所以不能治矣。
败毒散。(见《局方》)
<目录>卷之六
<篇名>妇人血风烦闷方论第六
属性:夫妇人血风烦闷者,由脏腑劳伤,血气虚而风邪乘之,搏于血,使气不宣而痞涩,则生
瘀热。或肢节烦疼,口干少卧,皆因虚弱而气血壅滞,故烦闷也。
治妇人血风虚冷,月候不调,或即脚手心烦热,或即头面浮肿顽麻。川乌头丸。
<目录>卷之六\妇人血风烦闷方论第六
<篇名>川乌头丸
属性:川乌头(一斤,用好清油合四两一处,于铫内炭火炒,不住手搅。候裂者仍须如桑根色
为度,遂旋取出了于新瓦上。或不裂者不用,裂者则去皮、尖、脐) 五灵脂(去土石,拣
净,四两,生)
上为细末,更入臼中,或乳钵内研令停后,将蒸饼水浸后,却沥去水,渐渐入臼中和杵
,直待丸得,即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或盐汤下二十丸。忌动风物。丈夫风疾亦治。
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赤芍药散。
<目录>卷之六\妇人血风烦闷方论第六
<篇名>赤芍药散
属性:牡丹皮 白茯苓 赤芍药 白芷 甘草(各一两) 柴胡(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
<目录>卷之六\妇人血风烦闷方论第六
<篇名>酸枣仁散
属性:治妇人血风烦闷,四肢疼痛,心神多躁,吃食减少。
酸枣仁 赤芍药 当归 羚羊角屑 赤茯苓 红花 生地黄(各三分) 防风 羌活 川
牛膝 麦门冬 桂心 川芎 地骨皮 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三片,薄荷少许,煎七分,温服。
<目录>卷之六\妇人血风烦闷方论第六
<篇名>当归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