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钱) 苏叶(一钱) 青皮(一钱)
加酒一杯,葱头三个(去须)。
若在右者,去柴胡、川芎、青皮,加枳壳或陈皮亦可。
\x引经药\x
官桂(流注用。是寒证皆宜,发背勿用)、僵蚕(炒。消肿用,脓后不可用)、羌活(两太阳
用)、独活(托腮、后发际、右腰下、两颊皆用)、薄荷(发际下用)、白蒺藜(左腰下用)、白芷
(额角用。去寒湿,消毒,止痛,辟邪。发背、流注用,初起皆用)、苍术(流注及诸般湿证皆
用,发背勿用)、乳香(对口初起用,又消一切无名肿毒并止痛)、没药(功同乳香)、秦艽(舒
筋散厥阴之风)、 本(头项痛)、干姜(流注用)、破故纸(脐右用,热证忌)、制附子(流注
用)、益智仁(脐左用)、白芥子(流注用。温脾、肺)、知母(右颧用。寒肺、胃)、角针(能引诸药
直达疮所。有脓即止)、川芎(左肩、项俱用)、
大甘草(生用调和六腑,并去大肠火毒;收功用炙熟)、升麻(两肩用五分多至七分,两项用
七分多至九分,头上用一钱)、甘草梢(龟头用)、防风(四肢用,右肩、腿皆用。发背脓后外
托尤宜)、陈皮(对口左边可用,发背大忌)、人参(脓后用,必须兼防风,腐肉尽脱去,可大
用)、牛膝(性善下,且舒筋。左足用)、郁金(解郁)、黄芩(凡大毒惨痛者用,发背用。其寒凉
伤胃也)、木瓜(舒筋,走右足)、苏叶(发汗用,受寒者必用。能温肺,用在初起)、苡仁米(走
右足)、花粉(发背必用。若虚而内陷者,要人参水制,能消火、消毒)、甲片(炙研。攻利必用
之圣药)、槐头(食指)、桑头(大指)、杨头(无名指、中指、小指)、杨须(足指)、大贝(拔毒必
用之圣药)、泽兰叶(调和气血。脓前少用,脓后收功大用可至八钱)、地松根(两足)、黄
(毒前不能轻用,托脓时用生,溃时半生半蜜炙,腐尽收功全蜜炙)、大黄(炒黑。发背红紫
色、痛不止而不大便者用二钱)、栝蒌仁(必用之药。若发背、对口青紫者,用肉桂水制)、荆
芥(肩、项用。炒焦用。发背、对口日轻夜重,并治血气下陷。温散生用要药)、葛根(发背伏
阴伏阳皆用)、开口椒(闭口者有毒,不可用。治恶心用四十九粒)、麻黄(流注用,发汗必
须)、枳壳(对口右边用。心隔不宽、饮食不消,俱可用)、桔梗(上升下降,在右者尤宜。腰上
七分,腰下四分,乳膀上一钱,项以上一钱二分。凡毒在乳膀以上者,不论左右俱可用)、柴
胡(在左者俱可用。青紫色者是肝病,不论左右皆用。腰下五分,腰上至肩一钱,左颧一钱
五分)、三七(活血治伤)、土方八(善走骨节,治一切无名肿毒,引经药所不能到者。左颧
用。去肺火。发背、对口红紫色者,用一钱)、金毛狗脊(尻骨用。尻即尾桩骨)、萆 (左腰
下用)、丹参(调经脉)、汉防己(右腰下用)、桂枝(两手用。性温散,寒证宜,热证不可)、金银
藤(四肢用。性清凉,热证不可)、金银花(清凉拔毒,兼走四肢)、海桐皮(腿用)、生地(凉血
补阴)、当归(活血)、归尾(破血)、鲜生地(凉
血)、大熟地(大补阴分,虚者收功可用)、鲜首乌(排脓止痛)、皂荚(炒,去筋研敷。流注、痰
毒一切无名肿毒之圣药)、青皮(对口有边用,发背大忌)。
以上诸药,皆秘授引经要品。宜熟读本草,究其功用,详审证之虚实寒热,而斟酌以
治之,自当以运化无穷,动辄取效也。
\x熏方\x
三角枫(一两) 白桑皮(五钱)
上二味,为末,纸卷药,烧烟熏之。俟毒水恶脓尽出,其毒自消。
\x敷药方\x
独脚龙须草炙、研为末,每两加陈小粉五钱和匀,米醋调敷。干则以醋润之,换时用猪肉汤洗去。
凡毒初起用此方。如久不收口,以前方熏洗,熏过将肉汤洗净、拭干,以龙须草散干糁
之,外以太乙膏盖之。
\x第一方\x
甘草(一两) 花粉(五钱) 大贝(二钱五分) 角针(三钱五分) 甲片(七片,蛤粉炒) 川椒
(左右轻重用) 栝蒌(一个) 白芷(一钱二分)
加乳香、没药各一钱二分、乌金子五钱,三味共研细末,待药热时冲服。水、酒各半,煎服一帖。在
上者加防风、桂枝、桔梗各一钱,中间者加川芎二钱五分,在下者加牛膝、木瓜各一钱二分、葱头三个。
\x第二方\x
甲片(六分,蛤粉炒) 甘草节(六分) 归尾(一钱) 白芷(六分) 角针(八分) 金银花(三
钱) 赤芍(六分) 花粉(八分) 川椒(三十六粒) 乌金子(五钱) 防
风(六分) 陈皮(三钱) 乳香(六分) 没药(六分) 大
枣(七个)
水、酒煎服二帖,重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