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也。伤之只当发汗,
次利小便,上下分消其湿气。今人或用酒为丸,大热之药下之,或用大黄、牵牛下之,是无
形元气受伤,反损有形阴血,阴血愈虚,阳毒太旺,元气消亡,而虚损之病成矣。或曰葛花
解酒而发散,不如枳 。枳 ∶一名鸡距,一名木蜜,经霜黄赤而味甘,其叶入酒,酒化为
水;门



<目录>消导之剂第十六

<篇名>鳖甲饮

属性:(严氏)
治疟久不愈,腹中结块,名曰疟母(疟久不愈为 疟,多成癖于左胁之下,名曰疟母,

随证
鳖甲(醋炙) 白术(土炒) 黄 芎 白芍(酒炒) 槟榔 草果(面煨) 浓
朴陈皮
此足少阳、厥阴、太阴药也。久疟必由脾虚,白术补脾气,黄 补肺气,使气足脾运,
方能
则阴
理气




<目录>

<篇名>收涩之剂第十七

属性:滑则气脱,脱则散而不收,必得酸涩之药,敛其耗散,而后发者可返,脱者可收也。如
汗出






<目录>收涩之剂第十七

<篇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属性:(仲景)
治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中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
之,
止者
赤石脂禹余粮,等分。杵碎,煎。
此手阳明药也。涩可去脱,重可达下,石脂、余粮之涩以止脱,重以固下,甘以益气(李
先知



<目录>收涩之剂第十七

<篇名>桃花汤

属性:(仲景)
治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成氏曰∶阳明下利
便脓血者,协热也;少阴下利腹痛便脓血者,下焦不约而里寒也。凡下利便脓血,身凉脉小
者易治
赤石脂(一斤)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此足少阴药也。李时珍曰∶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暖下焦气
分而补虚;粳米之甘温,佐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也(朱丹溪曰∶桃花汤主下焦血虚且寒,非
干姜之温、石脂之重涩不能止血,用粳米之甘以引入肠胃。《准绳》曰∶便脓血,热势下流
也;成氏释为里寒,非也。桃花汤虽用干姜,然分两最微,石脂、粳米居多,以调正气、涩
滑脱,佐以干姜,用辛以散之之义。诸便脓血,皆传经之热邪也。吴鹤皋曰∶少阴肾水主
固二便,为火所灼,克伐大肠庚金,故下利脓血。石脂寒能胜热,涩可收脱;用干姜者,假
其辛热以从治;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损胃也。聊摄之明,而犹昧此,况其下乎。程郊倩曰∶
此证终是火衰不能生土,未可指为传经之热邪也,不知此而漫云渗泄,肾防一彻,前后泄利,
而阳神陷矣。昂按∶成氏生于千载之后,而能昌明仲景之书,使后学有所循入,其功非小,
奈何后起之士,动辄非之,成氏之死已久,安能起而辨其是非乎。如此证成氏以为寒,而王
肯堂、吴鹤皋皆以为热,窃谓便脓血者,固多属热,热岂无下焦虚寒,肠胃不固,而亦便脓
血者乎;若以此为传经热邪,仲景当用寒剂以散其热,而反用石脂固涩之药,使热闭于内而
不得泄,岂非关门养盗,自贻伊芳戚也耶。观仲景之治协热利,如甘草泻心、生姜泻心、白头
翁等汤,皆用芩连黄柏;而治下焦虚寒下利者,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此类以观,斯可见矣。
此证乃因虚以见寒,非大寒者,故不必用热药,惟用甘辛温之剂以镇固之耳。《本草》言石
脂性温,能益气、调中、固下,未闻寒能损胃也。若《准绳》则执凡传经者皆属热邪一语,
遂以为热耳。程郊倩每以直中为寒邪,传经为热邪,古今相传二语觉未尽然,不为无见,若
学未深造,而轻议古人,多见其不知量也矣)。



<目录>收涩之剂第十七

<篇名>诃子散

属性:(东垣)
治虚寒泄泻,米谷不化,肠鸣腹痛,脱肛,及作脓血,日夜无度。
御米壳(去蒂,蜜炒,五分,)诃子(煨,去核,七分)干姜(炮,六分)橘红(五
分。)上末。
此手足阳明药也。御米壳酸涩微寒,固肾涩肠;诃子酸涩苦温,收脱住泻;炮姜辛热,
能逐冷补阳;陈皮辛温,能升阳调气,以固气脱,亦可收形脱也(泄泻为气脱,脱肛为形脱)。
河间诃子散∶诃子(一两,半生半煨) 木香(五钱) 甘草(二钱)黄连(三钱)。
为末。每服二钱,用白术、芍药汤调下。治泻久腹痛渐已,泻下渐少,以此止之。如不止,
加浓朴一两,竭其余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