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也。朱丹溪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
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随之,虽不交会,精亦暗流而渗漏矣。所以
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山药益阴清热,兼能涩精,故以为君;人参、黄 所
以固其气,远志、二茯所以宁其神,神宁气固,则精自守其位矣;且二茯下行利水,又以泄
肾中之邪火也;桔梗清肺散滞,木香疏肝和脾(行气故疏肝,肝疏则木不克土而脾和,)丹
砂镇心安神麝香通窍解郁,二药又能辟邪,亦所以治其邪感也。加甘草者,用以交和乎中,
犹黄婆之媒婴 也黄婆脾也;婴儿 女,心肾也。)是方不用固涩之剂,但安神正气,使精
与神气相根据而自固矣。以其安神利气,故亦治惊悸郁结(楼全善曰∶详古治梦遗方,属郁滞
者居大半,庸医



<目录>补养之剂第一

<篇名>玉屏风散

属性: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阳也者,卫外而为固也,阳虚不能卫外,故津液不

黄 (炙,四两) 防风(一两) 白术(炒,二两。)为末。每服三钱。
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黄 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术益脾,脾主肌肉,故
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 畏之,故以为使,以其益卫固表,故曰玉屏风(李
东垣曰∶黄 得防风,其功益大,取其相畏而相使也。《准绳》曰∶卒中偏枯之证,未有不
因真气不周而病者,故黄 为必用之君药,防风为必用之臣药。黄 助真气者也,防风载黄
助真气,以周于身者也,亦有治风之功焉。许胤宗治王太后中风口噤,煎二药熏之而愈,
况服之乎。)
前药等分煎,名黄 汤∶洁古用代桂枝汤,治春夏发热有汗,脉微弱,恶风寒者。恶风
甚,加桂枝。又用川芎、苍术、羌活等分,名川芎汤;以代麻黄汤,治秋冬发热无汗,恶风
寒者



<目录>补养之剂第一

<篇名>四君子汤

属性:治一切阳虚气弱,脾衰肺损,饮食少思,体瘦面黄,皮聚毛落,脉来细软(脾者,万物
之母也,肺者,气之母也,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脾不健运,故饮食少思;饮食减少,则营
卫无所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姜三片 枣二枚,煎。
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
茯苓
受荫

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钱氏)∶调理脾胃。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汤∶治气虚有痰,脾
虚鼓
虚寒胃痛,或腹痛泄泻。六君子加麦冬、竹沥∶治四肢不举(脾主四肢)。六君子加柴胡、
葛根、黄芩、白
枣煎,名四兽
气相搏,发为
之剂。本方加
不遂,在右者属气虚
治脾虚肌热,泄泻,虚热作
治消渴不能食。本方除人参,加
方。本方除茯苓,加干姜,名四
阴阳未辨,姑与服之,若阳厥便
六神散(陈无择∶)治小儿表热去后又发热者(世医到此,尽不能晓,或再用凉药,或再解
表,或谓不治。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
煎,和其胃气,则收阳归内,而身凉矣。
名八珍汤∶治心肺虚损,气血两虚(心主血,
为肌肤(血气充,然后肌肉长。)若伤之重者,真阴
四物之中,又加黄 以助阳固表,加肉桂以引火归元
补勿一泻之,此汤是也)。十全大补去川芎,加陈皮,名
悸,筋惕肉 ,或汗出不止,及下后下利不止,身体疼痛。
眩悸 惕之证;阳明宜下,下多亡阴,故有下利身痛之证。)十
活、附子、杜仲、牛膝,名大防风汤∶治鹤膝风。



<目录>补养之剂第一

<篇名>四物汤

属性:(见血门)



<目录>补养之剂第一

<篇名>补中益气汤

属性:(见气门)



<目录>补养之剂第一

<篇名>升阳益胃汤

属性:(东垣)
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
食不
于胸中
重节痛
调,湿
黄 (二两) 人参 甘草(炙) 半夏(一两。脉涩者用) 白芍(炒) 羌活 独
活防风
(小便利、不渴
枣煎。又补中益气汤加炒曲、黄芩,亦名益胃升阳汤(东垣)∶治妇人经候凝结,血块暴下,
脾虚水泻。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