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为丸。
此痰火通用之方也。
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能治其痰,则气清矣。是方也,星、夏所以燥痰湿,杏、陈所以
利痰滞,枳实所以攻痰积,黄芩所以消痰热,茯苓之用,渗痰湿也;若栝蒌者,则下气利痰
云尔。



<目录>卷二\痰门第十五

<篇名>指迷茯苓丸

属性:半夏(二两,制) 茯苓(一两) 风化硝(二钱五分) 枳壳(五钱)
姜汁糊丸。
中脘停痰伏饮者,此方主之。
半夏燥湿,茯苓渗湿,湿去则饮不生,枳壳削坚,化硝软坚,坚去则痰不固。



<目录>卷二\痰门第十五

<篇名>滚痰丸

属性:大黄(酒蒸) 黄芩(去朽,各半斤) 礞石(硝 黄金色,一两) 沉香(五钱)
共为丸。
实热老痰,此方主之。
大黄能推荡,黄芩能去热,沉香能下气,礞石能坠痰。是方乃攻击之剂,必有实热者始
可用之,若与虚寒之人,则非宜矣。又礞石由焰硝 炼,必陈久为妙,若新 火毒未除,则
不宜服。



<目录>卷二\痰门第十五

<篇名>控涎丹

属性:甘遂(去心) 紫大戟(去皮) 真白芥子(各等分)
痰涎在心膈上下,使人胸背、手足、颈项、腰膝引痛,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者,此方主
之。
甘遂直达涎结之处,大戟能攻胸胁之涎,芥子能散支痛之饮,此攻痰之厉剂也。又曰∶
惊痰加朱砂;痛者加全蝎;酒痰加雄黄、全蝎;惊气成块者,加穿山甲、鳖甲、玄胡索、蓬
莪术;臂痛,加木鳖霜、桂心;痰热加盆硝;寒痰加丁香、胡椒、肉桂。因其病证而药加焉,




<目录>卷二\痰门第十五

<篇名>三花神丸

属性:甘遂(面裹煨) 大戟(拌湿炒) 芫花(各半两,炒) 轻粉(一分) 大黄(一两)
黑丑(
二两,取头末)
前药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日三服,以利为度
。服后痞闷极甚者,此痰涎壅塞,顿攻不开,转加痛闷,即初服三丸,每加二丸,至快利即
止。
痰饮变生诸病,风热郁燥,肢体麻痹,走注疼痛,痰嗽,气血壅滞,不得宣通,人壮气
实者,此方主之。
甘遂能达痰涎窠匿之处,大戟、芫花能下十二经之饮,黑丑亦逐饮之物,大黄乃推荡之
剂,佐以轻粉者,取其无窍不入,且逐风痰积热,而解诸药之辛烈耳。此大毒类聚为丸,善
用之,则能定祸乱于升平;不善用之,则虚人真气。慎之。



<目录>卷二

<篇名>哮喘门第十六

属性:叙曰∶膈有胶固之痰,外有非时之感,内有壅塞之气,然后令人哮喘。能温之、汗之、
吐之,皆是良法。若逡巡调理,则虚喘宜之;人而羸瘦气弱,则宜灸其背 。今考古方七首,




<目录>卷二\哮喘门第十六

<篇名>麻黄汤

属性:麻黄(去节,三钱) 桂枝(洗净,二钱) 杏仁(去皮尖,七枚) 甘草(一钱)
肺部原有风痰,背 复感寒邪而成哮喘者,此方主之。
背 者,背间之 穴,主输脏气者也。一受风寒,则脏气为寒邪所闭,不得宣越,故作
哮喘。麻黄之辛,能开腠散寒;桂枝之温,能解肌疏表;杏仁微辛,入肺利气;甘草甘平,
调中发散。



<目录>卷二\哮喘门第十六

<篇名>瓜蒂散

属性:甜瓜蒂七枚(为末)
大豆煎汤调下五分。
凡病 ,气塞不通者,此方三吐之。
苦能涌泄,故用瓜蒂以吐之;甘能调胃,故用大豆以和之。



<目录>卷二\哮喘门第十六

<篇名>定喘汤

属性:白果(二十一枚,炒黄色) 黄芩(炒) 杏仁(去皮尖,各一钱五分) 桑白皮(五
钱,蜜
炙) 苏子(二钱) 甘草(一钱) 麻黄(去节) 半夏(法制) 款冬花(各三钱)
肺虚感寒,气逆膈热,作哮喘者,此方主之。
声粗者为哮,外感有余之疾也,宜用表药。气促者为喘,肺虚不足之证也,宜用里药。
寒束于表,阳气不得泄越,故上逆;气并于膈。为阳中之阳,故令热。是方也,麻黄、杏仁、
甘草,辛甘发散之物也,可以疏表而定哮;白果、款花、桑皮,清金保肺之物也,可以安里
而定喘;苏子能降气,半夏能散逆,黄芩能去热。



<目录>卷二\哮喘门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