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内容:《千金方》云∶猝阴痛如刺,汗出如雨方∶ 小蒜 韭根 杨柳根(各一斤)
凡三味,合烧,以酒灌之,及热以气重之。
又方∶甘草末和乳洗之。
又云∶玉茎痛方∶ 甘草 石蜜 末,和乳洗之。
《极要方》∶浓煮野狼牙根,洗之,甚良。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阴疮方第七十九内容:《产经》云∶治小儿阴疮烂痛方∶ 浓煮野狼牙根,洗之,甚良。
又云∶小儿阴头生疮,似石榴花者方∶ 虎牙 犀角 凡二物,刀刮,以猪脂煎,令变色,去滓,涂上,神,良。
《千金方》云∶治小儿阴痒生疮方∶ 嚼胡麻敷之。
又方∶蜜煎甘草,末之涂上。
又方∶黄连,胡粉分等和,面脂涂之。
《葛氏方》∶取灶中黄土,末,以鸡子白和,敷之。
又方∶浓煮黄柏汁渍之。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阴伤血出方第八十内容:《产经》∶治女小儿为物触伤,阴道血出不止方∶ 人头发并青布烧作灰,以麻油和涂之,亦可仍以粉,良。
又云∶若深刺触药涂不及方∶ 蒲黄,水和服之,即止。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阴囊肿方第八十一内容:《千金方》∶酢和面涂之。
又方∶釜月下土,和鸡子白敷之。
《医门方》∶末桂心,涂,良。
又方∶末大黄,和酢涂,良。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阴颓方第八十二内容:《病源论》云∶颓者,阴核气结肿大也。小儿患此者,多因啼怒, 气不止,动于阴气,
下击,结聚不散所致也。
《千金方》∶灸足厥阴大敦,左灸右,右灸左。
又方∶三月上除日,白头翁末敷之,一宿作疮,二十日愈。
《产经》云∶牵阴头正丁上行,灸头所极。又牵下行向谷道,灸所极。
《短剧方》云∶小儿颓方∶ 先将儿至碓头祝之曰∶坐汝令儿某甲称儿名也,阴称故灸汝三七一,灸讫,便牵小儿令 茎以下向佳囊缝,当阴以所着处灸缝上七壮即消,有验。
又∶左右髀直行,灸所极,皆四处,随年壮。
又方∶小儿骑碓轴前齐阴茎头前灸,有年壮。
又云∶《葛氏方》∶但灸其上,又灸茎上向小肠脉。
又方∶灸手小指头七壮,随瘥左右也。
《经心方》∶灸两足内踝上七寸,日七壮。
又方∶但灸其上也。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差颓方第八十三内容:《病源论》云∶差颓者,阴核偏肿大也,其偏虚者,气虚而行,故偏结肿也。
《千金方》∶五等丸治小儿阴偏大,卵核及颓方∶ 香豉 牡丹 防风 桂心 黄柏(各二两)
凡五味,丸如大豆,儿三岁饮五丸,日三,儿小者,以意减之,着乳头与之。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脱肛方第八十四内容:《病源论》云∶小儿患脱肛门,(脱)出多因利,大肠虚冷兼因 气故也。
《苏敬本草注》云∶烧鳖头为灰涂(服)之。
《本草拾遗》云∶有以似为药者,蜗牛鳖头,脱肛皆烧末,敷之自缩。
《录验方》∶取铁精粉推纳之。
又方∶宜灸龟尾骨上三七丸。
《葛氏方》∶熬锻石令热,故绵(帛)裹坐其上,冷复易之。
《僧深方》∶取蒲黄一两,以猪膏和,敷之,不过三,愈。
《千金方》∶灸顶上施毛中即入。
《产经》云∶生铁三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以汁洗,日三,乃以蒲黄敷上,良。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谷道痒方第八十五内容:《子母秘录》云∶小儿谷道虫痒方∶ 大枣取膏和,捻长三寸,绵裹,纳孔中,明日出之,虫死。
又方∶胡粉,雄黄分等着中。
今按∶煮桃皮洗之,煮枸杞洗亦良。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谷道疮方第八十六内容:《葛氏方》治猝下部有疮方∶ 煮豉以渍之。
又方∶KT 汁以磨墨,导也。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甘湿方第八十七内容:《病源论》云∶甘湿之病,多因久利,脾胃虚弱。肠胃之间,虫动侵食五脏,使人心烦 懊闷;其上食者,则口鼻齿龈生疮;其下食者,则肛门伤烂,皆难治。或因久利,或因脏热 嗜眠,或好食甘美之令蒸,令血动,致生此病患。
《子母秘录》云∶羊胆和浆灌下部,用猪胆亦佳。
《千金方》∶细和胡粉涂之。
又方∶嚼麻子涂之。
又方∶以铁衣着下部中即瘥。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寸白方第八十八内容:《病源论》云∶小儿寸白者,九虫之内一虫是也。因腑脏虚弱而能发动也,食生栗所成。
又食生鱼后即食乳酪,亦令生。
《葛氏方》∶薏苡根二斤,细锉,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又可作糜也。
《极要方》云∶东行茱萸根白皮四两,桃白皮三两。上,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去滓,
顿服良验。
又方∶煮扁竹汁饮之,有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