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三两,炙) 栀子(十四枚)
凡二物,以汤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又云∶疗散发赤肿贴方∶
黄芩(四两) 鸡子(四枚) 吴茱萸(四两)
凡三物,捣下粗筛,以水一升,合鸡子白于器搅之,令沸出,染巾,贴肿上,温复易之,
数十过。
《千金方》云∶若从脚肿向上稍进入腹则杀人方∶
赤小豆(一斗)
以水三斗,煮烂出豆,以渍脚膝以下,日一,数日为之,愈矣。
又云∶若已入腹者,不须渍煮豆食之,断一切姜菜饮食米曲,唯只食豆一物,渴饮汁,
瘥乃止。
又云∶散发赤肿摩膏方∶
生地黄(五两) 大黄(一两) 木(李。杏,或本此字)仁(三十枚) 生章陆(三
两)
四味,切,酢渍一宿,猪脂一升,煎章陆黑,去滓,摩之,日三夜一。



<目录>卷第二十

<篇名>治服石身体强直方第二十四

内容:皇甫谧云∶或关节强直不可屈伸,坐久停息,不自烦劳;药气胜正气,结而不散,起(越,
或本此字)沉滞于血脉中故也。任力自温,便冷洗即瘥。任力自温者,令行动出力,足劳则
发温也。非浓衣近火之温也。
《释慧义》云∶治寒噤似中恶,手脚逆冷,角弓反张,其状如风,或先热后寒,不可名
字。若先寒者,用冷水二三升洗脚,使人将之。先热者,以生熟汤四五升许洗之,若体中觉
直者,是散,急服此汤方∶
栝蒌根(三两) 栀子(二十一枚,擘)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香豉(一
升) 石膏(三两,末) 葱叶(三两)
凡七物,细切之,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僧深方》云∶治散发猝死,身体强直,以手着口上,如尚有微气,即便两人汲水灌,
灌洗亦两三时间,死者乃战,战便令人扶曳行,便得食,食竟复劳,行半日许便愈。此药失
节度,所为似中恶。解之方∶
黄连 大黄 黄芩(各二两) 豉(一升) 栀子仁(十四枚)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去滓,纳豉,更煮取三升,三服。近有用此汤即得力
也。



<目录>卷第二十

<篇名>治服石发黄方第二十五

内容:《病源论》云∶饮酒内热,因服石,石热又热,热搏脾胃,脾胃主土,其色黄而候于肌
肉,积热蕴结,发于肌肤,故成黄。
《录验方》治散发或黄发热毒,胸中热气烦闷。胡 叶汤方∶
胡 叶(一把,切)
凡一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一剂便愈,亦治通息发黄,终日用水,不得
息者,浓煮大茎叶,适寒温,自洗渍尤良。
《新录方》治发黄者,捣苍耳,取汁,服一升,日一。(今按∶服紫雪红雪等可下去积
热。)



<目录>卷第二十

<篇名>治服石呕(乌后反)逆方第二十六

内容:《病源论》云∶将适失宜,脾胃虚弱者,石热结滞,乘于脾胃,致令脾胃气不和,不胜
于谷,故气逆而呕,谓之呕逆也。
秦承祖云∶芒硝丸,治散患积热逆呕方∶
芒硝(三两) 大黄(三两) 杏仁(三两)
凡三物,各别捣冶,先末大黄,芒硝下筛,后捣杏仁子,令如膏,乃合三物以蜜丸,服
如梧子二丸,日二,多少随意消息之。
《短剧方》云∶解散发,振动烦闷呕逆,人参汤方,法议道人所增损方用如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术(二两) 黄芩(一两) 栝蒌(二两)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目录>卷第二十

<篇名>治服石咳嗽方第二十七

内容:曹歙论云∶咳逆咽痛,鼻中窒塞,清涕出,本皆是中冷之常候也,而散热亦有此诸患冷
咳者,得温是其宜也。若是热咳者,得酒于理,当瘥和也。欲分别之者,饮冷转剧,剧者果
是冷咳也。饮冷觉佳者,果是药热咳也。
皇甫谧云∶或咳逆,咽中伤,清血出,坐卧温故也,或食温故也。饮冷水,冷石熨咽外。
(今按∶《红雪方》云∶疗一切丹石发热,上气咳嗽等,病者并和水服之。)
秦承祖云∶疗散咳嗽胆呕,胸中冷,先服散,散盛不得服热药杏仁煎方∶
杏子中仁(三十枚) 白蜜(六合) 紫菀(一两) 干姜(一两) 牛脂(一升)
凡五物,冶合下筛,和以蜜,微火煎,令可丸,丸如梧子,服一丸,日三,老小甚佳。



<目录>卷第二十

<篇名>治服石上气方第二十八

内容:《病源论》云∶服散将适失所,取温大过,热搏营卫而气逆上,其状胸满短气是也。
《僧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