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两)
上八物,捣筛,以鸡子白和涂故布上,以贴肿上,燥复易。患热者加白蔹,患痛者加当
归各一两。
《千金方》云∶凡痈疽始发,或从小疖,或复大痛,或复小痛,或发米粒大白脓子,此
皆微候,宜善察之。见有少异,即须大惊忙,急治之。及断口味,速服诸汤,下去热毒。若
无医药处,即灸当头百炷,其大重者,灸四面及头二三百壮,壮数不必多也,复薄冷药帖。
种种救疗,必瘥速也。亦当头以大针,针入四分即瘥。
凡诸异肿种种不同者,无问久近,皆服五香汤,刺去血,小豆薄敷之,其间数数以针刺
去血。若失治已溃烂者,犹服五香及漏芦汤下之,以升麻汤拓洗熨之,摩升麻膏。若生息肉
者,白芦茹散敷之,青黑肉去尽即停之。好肉生,敷升麻膏;肌不生,敷一物黄 散。若敷
白芦茹,青黑恶肉不尽者可以柒头、 茹半钱和三钱白 茹散稍敷。(今按∶五香汤在丁肿
方,漏芦汤、升麻汤、升麻膏在治丹之方;黄 散、 茹散在缓疽之方。)
内消散 凡是痈疽皆宜服之,方∶
赤小豆(一升,熬,纳酢中,往还七返)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瞿麦(二两)
白蔹(三两) 当归(二两) 黄芩(二两) 猪苓(二两) 防风(一两) 黄 (三两)
薏苡仁(三两) 升麻(四两)
十二味,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长服取瘥。(今按∶《广济方》同之。但《范汪方》云∶
内消散治痈肿不溃∶
白芷十分 白薇十分 芎 七分 夕药十分 椒七合 干姜七分 当归七分 草七分
凡八物,冶合,以酒服五分匕,日再。
又《令李方》内消散治痈肿不溃方用∶
白芷十分 夕药十分 蜀椒七合 芒硝十分 芎 十分 当归七分 干姜七分
七物,下筛,酒服五分匕,日二。一方有白蔹一分。)
治痈肿痛烦困方∶
生楸叶十重贴之,以布帛裹,缓勿令急,日二易。止痛消肿,食脓胜于众帖,冬以先干
者,临时盐汤泼润用之。(《葛氏方》、《刘涓子方》同之。)
广济犀角丸 治一切毒肿痈乳发背,服之止痛化脓为水,遂大小便出神效方∶
犀角(十二分) 升麻(一两) 大黄(五分) 黄芩(五分) 防风(一两) 当归
(一分) 黄 栀子仁 干姜 黄连 人参 甘草(各一两) 巴豆(二十三枚,去心、
皮,熬)
凡十三物,冶下筛,以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以饮服十丸,取二三行快利,常服为微痢。
(忌生菜、热曲、酢蒜、海藻、猪肉、笋、粘食。)
《效验方》治卒痈肿白蔹帖方∶
大黄(三分) 黄芩(三分) 夕药(二分) 白蔹(三分) 赤石脂(一分)
凡五物,冶合下筛,以鸡子白和如泥,涂纸以薄肿上,燥易之。
《录验方》治痈肿运赤痛及已溃松脂帖方∶
成练松脂(一斤) 蜡蜜(半斤) 猪脂(四斤) 当归(二两) 黄连(一两) 黄
柏(一两)
凡六物, 咀三物,尽合,煎三沸三下,候帖色变微紫色者药成,绞去滓。若初肿未有
脓者涂纸贴肿上,日三易,夜再。若以溃有口者,穿纸出疮口,贴四边,令脓聚食旁肉速瘥。
(今按∶诸方松脂帖已多,但《刘涓子方》松脂二斤,黄连一两,附子一两,黄芩一两,夕
药一两,细辛一两,石膏二两也。又《效验方》杏仁一两,腊蜜一两,松脂一两,浓朴一两
也。)
(今按∶以下宇治本注也。)
千疮万病霜膏 治金木疮,痈疽恶疮,若始得痈,摩肿上五百过即消。若以溃者着疮中
食脓云云,具在本方。
《短剧方》云∶经言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气凝(李亢反)涩不行,壅结则为痈疽也。
不言热之所作。其成痈,久寒化为热,热盛则肉腐烂为脓也。依经诊候之由,人体中有热,
被寒冷搏之,血脉凝涩不行,热气壅结则为痈疽也。是以治痈疽方,有灸法者治其始,其始
中寒未成热时也。其用冷薄帖者治其热已成,以消热,使不成脓也。今人多不悟其始,不用
温治及灸法也。今出要方以治其成形者耳。赤色肿有尖头者根广一寸,以还名为疖,其广一
寸以上者便为小痈也,其如豆粒大为 。
治作痈令消方∶
取鹿角就磨刀石上水摩之,以汁涂燥,复涂则消也;内宜服连翘汤下。
又方∶生舂小豆下筛,鸡子白和如泥,涂之。
治始作痈正赤热痛方∶
单烧鹿角作末,苦酒和薄之,干复涂之自消。
又方∶单捣大黄,苦酒和薄之,温则易。
治痈及疖始结肿赤热方∶
水摩半夏,涂之燥,更涂得皱,使消也。山草中自可掘取生半夏乃佳,神效。
《葛氏方》治诸痈疽背及乳房初起, 赤急痛,不早治杀人,使速消方∶
但灸其上百壮。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