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当吐毒。(《千金方》同之。)
《本草》苏敬注云∶人屎干者烧之烟绝,水渍饮汁名破棺汤也,主伤寒热毒。(今按∶《葛
氏方》∶世人谓之为黄龙汤。)
《耆婆方》治热病困苦者方∶
生麦门冬小一升,去心捣碎,熬,纳井花水绞取一升半,及冷分三服,热甚者吐即瘥。
《集验方》云∶凡除热毒无过苦酢之物。
《崔禹锡食经》云∶梨除伤寒时行,为妙药也。
《通玄经》云∶梨虽为五脏刀斧,足为伤寒妙药,云云。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治伤寒一二日方第二十七

内容:《病源论》云∶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
其脉
《葛氏方》云∶伤寒有数种,庸人不能别。今取一药兼治者,若初举头痛,肉热,脉洪
起一
葱白(一虎口) 豉(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集验方》∶小儿屎三升。)
又方∶葛根四两,水一斗,煮取三升,纳豉一升,煮取升半,一服。
又方∶捣生葛根汁,服一二升佳。
《千金方》伤寒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如得一二日方∶
真丹一两,以水二升,煮得一升,顿服之,覆取汗。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治伤寒三日方第二十八

内容:《新录方》治伤寒温疫三日,内脉洪浮,头痛,恶寒,壮热,身体痛者方∶
葱白(一升) 豉(一升) 栀子(三七枚) 桂心(二两,无,用生姜三两)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之。
《千金方》治疫气伤寒三日以后不解方∶
以好豉(一升) 葱白(一升) 小儿尿(三升)
煮取二升,分再服,覆令汗,神验。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治伤寒四日方第二十九

内容:《玉葙方》伤寒四日方∶
瓜蒂二七枚,以水一升煮取五合,一服当得吐之。
《葛氏方》三四日胸中恶汁欲令吐之∶
豉(三升) 盐(一升)
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蜜一升。又煮三沸,顿服,安卧,当吐之。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治伤寒五日方第三十

内容:《范汪方》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利者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人参(二两) 桂心(二两) 干姜(三累) 大枣(十
二枚)
凡六物,水七升,煮得二升,分再服。
《通玄》云∶五日外肉凉内热者泻之,宜服升麻汤方∶
升麻(二两) 黄芩(三两) 栀子(二两) 大青(二两) 大黄(二两,别浸) 芒
硝(三两)
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如不利,尽服之。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治伤寒六日方第三十一

内容:《范汪方》治伤寒六七日不大便有瘀血方∶
桃仁(二十枚,熬) 大黄(三两) 水蛭(十枚) 虻虫(二十枚)
凡四物,捣筛为四丸,卒服,当下血,不下复服。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治伤寒七日方第三十二

内容:《千金方》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结热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温,舌上干燥
而烦
知母(六两) 石膏(一升)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四味,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去滓,分服一升,日三。
《葛氏方》∶若已六七日,热盛心下烦闷,狂言见鬼欲走者方∶
绞粪汁饮数合至一升,世人谓之为黄龙汤,陈久者弥佳。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治伤寒八九日方第三十三

内容:《录验方》治伤寒八九日腹满,外内有热,心烦不安茈(音柴)胡汤方∶
母(二两) 生姜(三两) 葳蕤(三两) 茈胡(八两) 大黄(三两) 黄芩(二
两) 甘草(一
凡十物,切,以水一斗煮得三升,温饮一升,日三。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治伤寒十日以上方第三十四

内容:《千金方》治伤寒热病十日以上,发汗不解,及吐下后诸热不除,及下利不止皆治之方∶
大青(四两) 甘草(二两) 阿胶(二两) 豆豉(一升)
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顿服一升,日三。



<目录>卷第十四

<篇名>治伤寒阴毒方第三十五

内容:《集验方》云∶阴毒者,或伤寒初病一二日便成阴毒,或服汤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
阴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