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三。
《新录方》治小便不通方∶ 水渍石,迭熨少腹下出,或烧石热熨少腹,以出为度。
又方∶车前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再服。
《短剧方》小便不通及关格方∶ 取生土瓜根,捣取汁,以少水解之于筒中,吹纳下部即通。秘方。
又云∶治小便闭方∶ 豉半升,水四升,煮一沸,去滓,一服立愈通。
《医门方》疗小便不通方∶ 取乱发如拳大,烧作灰、末、筛,酒服方寸匕,立愈。
又云∶疗小便不通、小腹满闷,不急疗杀人方∶ 葱白切一合,盐少许,捣绞取汁,灌三五豆粒许入水道中,水便出。极效。
《集验方》∶治淋、小便不利、阴痛,石苇散方∶ 石苇(二两) 瞿麦(一两) 滑石(五两) 车前子(三两) 葵子(二两)
凡五物,下筛,先食服方寸匕,日三。
《令李方》治淋,胞满不得小便滑石散方∶ 滑石(一两) 通草(半两) 石苇(一两)
凡三物,冶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范汪方》治小便不通方∶ 取陈葵子一升,淳酒三升,煮之服尽。
<目录>卷第十二<篇名>治小便难方第十八内容:《病源论》云∶小便难者,此亦是肾与膀胱热故也。
《录验方》治小便难淋沥方∶ 通草(二两) 茯苓(二两) 葶苈子(二两,熬)
凡三物,下筛,以水服方寸匕,日三。
《新录单方》治小便不出、腹满气急者方∶ 灸关元穴,在脐下三寸,依年壮。
又方∶车前草切三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日一。
又方∶甑带一枚,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六合,再服。
又方∶大麻子三升,以水五升,煮麻子腹破,分二服。
又方∶煮滑石取汁,饮之立下。
又方∶葵子二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六合,分三服。
又方∶茅根切二升,煮服依前,兼去渴,最妙。
《医门方》疗小便难方∶ 以少盐纳茎孔中即通。
<目录>卷第十二<篇名>治小便数方第十九内容:《病源论》云∶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虚,而有客热乘之故也。
《范汪方》治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方∶ 菖蒲 黄连 二物,分等,冶筛,酒服方寸匕。
又方∶石膏半斤,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稍服。(以上《葛氏方》同之。)
《千金方》治小便利复非淋方∶ 榆白皮二斤,水一斗,煮取五升,服三合,日三。
又方∶三年重鹊巢烧末,服之。
《葛氏方》∶治小便卒太数复非淋,一日数十过,令人疲瘦方∶ 灸两足下第二指本节第一理七壮。
又方∶不中水猪膏如鸡子者一枚炙,承下取肥汁尽服之,不过三。此二方并治遗尿也。
又方∶鸡肠草一把,熟捣,酒一升渍一时,绞去滓,分再服。
《医门方》疗小便数日夜出无节度方∶ 小豆苗叶,捣绞取汁,饮一二升,立止,极效。
<目录>卷第十二<篇名>治小便不禁方第二十内容:《病源论》云∶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 冷,
《新录方》治小便不禁方∶ 柏树白皮切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再服,相去十里。
又方∶故甑带,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
又方∶露蜂房灰,酒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石榴皮子灰,酒服方寸匕。
又方∶榆白皮切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六合,二服。
《令李方》∶小便不禁数行方∶ 当归(二两) 甘草(五分)
凡二物,冶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三,一月瘥。夏月纳茯苓,阴肿痛纳黄 分等。
《极要方》疗小便不禁或如血色方∶ 麦门冬(八两,去心) 蒺藜子(二两) 甘草(一两,炙) 干姜(四两) 桂心(二 两) 干地黄 上,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第十二<篇名>治小便黄赤白黑方第二十一内容:《僧深方》治膀胱急热、小便黄赤滑石汤方∶ 滑石(八两,碎) 子芩〔(一名黄芩)三两〕 车前子(一升) 葵子(一升) 榆 皮(四两)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龙门方》疗人小便白稠方∶ 取蜂房烧作灰,和水一服一匕,瘥。
《范汪方》治小便利多而或白精从尿后出方∶ 栝蒌(三分) 滑石(二分) 石苇(一分)
三物,为散,麦粥服方寸匕,日三。
又云∶治小便白浊而多方∶ 桑茸(三分) 甘草(五分)
二物,为散,以酢浆服方寸匕,日三。
又云∶治虚羸,少(小)便青黄白黑,白如米汁方∶ 白善〔(一名白玉)六分〕 龙骨(五分) 牡蛎(二分) 小豆(三两,熬) 土瓜 根(二分)
凡五物,冶筛,以酒服一方寸匕,日三。
<目录>卷第十二<篇名>治小便血方第二十二内容:《病源论》云∶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
《养生方》云∶人食甜酪,勿食大酢,变为尿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