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方》治忽暴气嗽奔喘,坐卧不得、并喉里KT 声,气欲绝方∶
麻黄(三两) 杏仁(四两) 干姜叶(二两) 紫(茈)胡(四两) 橘皮(二两)
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张仲景方》治三十年咳大枣丸方∶
大枣(百枚,去核) 杏仁(百枚,熬) 豉(百二十枚)
凡三物,豉、杏仁捣令相得,乃纳枣,捣令熟,和调丸如枣核一丸,含之,稍咽汁,日
二
《耆婆方》治三十年咳嗽方∶
细辛 紫菀 麻黄 甘草 干姜(各四分)
五味为散,白饮服一方寸匕,日三。
《效验方》款冬花分丸治三十年咳上气呕逆面肿方∶
杏仁(三分,熬) 干姜(三两) 柑皮(一两) 麻黄(三两) 甘草(二两) 款
冬花(二两)
凡六物,冶下筛,以蜜和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日三。
《僧深方》治新久嗽芫花煎方∶
芫花(二两,末) 干姜(二两) 白蜜(二升)
凡三物,纳于蜜中,微火煎,服如枣核一枚,日三。
熏咳嗽法∶
《录验方》治久咳熏法∶蜡纸一张,熟艾薄遍布纸上熏,黄末一两,款冬花末二分。前
遍布
剂,一
《千食方》治咳熏法∶细熟艾薄布纸上,纸广四寸,复以硫黄(《本草》∶硫黄一名)末
薄布
之,
灸咳嗽法∶
《僧深方》云∶灸近两乳下黑白肉际纹百壮,即日愈。(《范汪方》同之。)
又方∶以绳当乳头围周身,令前后平正,当乳脊骨解中,灸之九十壮。
又方∶横度口中折绳,从脊灸绳两边,灸八十壮,三日报毕。
又方∶从大椎数,下行第五节下、第六节上穴间中一处灸,随年壮,并治上气秘方。
《短剧方》云∶灸肩井穴百壮,在肩上陷解中大骨前。
又方∶灸大杼穴随年壮,在项第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
又方∶灸肺俞,随年壮,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又方∶灸风门热府穴百壮,在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又方∶灸天突穴五十壮,在结喉下五寸宛宛中。
又方∶灸玉堂穴百壮,在紫宫下一寸六分。
又方∶灸膻中穴五十壮,在玉堂下一寸六分,两乳间陷者中。
又方∶灸云门穴五十壮,在臣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者中,横去旋机旁六寸。
又方∶灸中府穴五十壮,肺募也,在云门下一寸。
又方∶灸巨阙穴五十壮,在鸠尾穴下五分。
又方∶灸期门穴五十壮,在去巨阙五分举臂取之。(以上《千金》同之。)
又方∶灸输府穴,在旋机旁各二寸。
又方∶灸或中穴,在输府下一寸六分。
又方∶灸气户穴,在去旋机旁各四寸。
《葛氏方》云∶度手拇指,中折以度心下,灸三壮即瘥。
<目录>卷第九
<篇名>治喘息方第二
内容:《病源论》云∶肺主气,邪乘于肺,则胎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
逆,
《葛氏方》治卒上气鸣息便欲绝方∶
捣韭,绞,饮汁一升许立愈。
又方∶人参末,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桑根白皮细切三升,生姜切半升,吴茱萸半升,酒五升,合煮三沸,去滓,尽服
之。
《极要方》疗上气、气逆满,喘息不通,呼吸欲死,救命汤方∶
麻黄(八两,去节) 甘草(四两,炙) 大枣(三十枚) 夜干(如博子二枚)
上,以井花水一斗,煮麻黄再沸,纳余药,煮取四升,分四服,入口即愈。
《医门方》治上气喘息不得卧,身面肿,小便涩方∶
葶苈(一两,熬,捣如泥) 大枣(三十枚,擘)
水三升,煮取一升,纳葶苈,煮取五六沸,顿服,微利,瘥。
《效验方》游气汤,治上气一来一去无常,缓急不足,不得饮食,不得眠方∶
生姜(八两) 浓朴(四两) 人参(二两) 茯苓〔(一名松髓)四两〕 桂心(五
两) 半夏〔(
两)
凡九物,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服七合,日三。
《录验方》大枣汤,治上气胸塞、咽中如水鸡声方∶
款冬花(三十枚) 细辛(四分) 桂心(四分) 麻黄(四两) 大枣(二十枚) 甘
草(四两) 杏仁
十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顿服,卧令汗。食糜粥数日,余皆禁,便愈。
《新录方》治上气、喉中水鸡鸣方∶
桑根白皮(一升) 生姜(合皮切一升)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六合,二服。
又方∶冷水渍足,温易之,瘥。
又云∶上气,身面浮肿,小便涩,喘息不得卧方∶
葶苈子(十分,熬) 杏仁(四分,熬) 大枣肉(五分)
三物,合捣三四千杵,可丸饮服如梧子七丸,日二,加至十丸,以小便为度,此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