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能窥其万一也。四君中不用白术,避其
燥;不用茯苓,恐其渗也。用桂而不用四物者,以芎之辛散,归之湿润,芍之酸寒,地
黄之泥滞故耳。如宜升则加升、柴,宜燥加苓、术,宜润加当归,宜利气加陈皮,宜收
加芍,宜散加芎。又表实去 ,里实去参,中满忌甘,内热除桂,斯又当理会矣。
【按】元气者,太虚之气也。人得之则藏乎肾,为先天之气,即所谓生气之原,肾间
动气者是也。生化于脾,为后天之气,即所谓水谷入胃,其精气行于脉中之营气,其悍
气行于脉外之卫气者是也。若夫合先后而言,即大气之积于胸中,司呼吸、通内外,周流
一身,顷刻无间之宗气者是也。总之,诸气随所在而得名,实一元气也。保元者,保守
此元气之谓。是方用黄 保在外一切之气,甘草保在中一切之气,人参保上、中、下、内、
外一切之气,诸气治而元气足矣。然此汤补后天水谷之气则有余,生先天命门之气则不
足,加肉桂以鼓肾间动气,斯为备耳。
\x四君子汤\x 治面色痿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者。若内伤虚热,或饮食
难化作酸,须加炮姜。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各二钱)
加姜、枣、水煎服。加木香、藿香、葛根,为七味白术散。加陈皮,为五味异功散。
加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加蕾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汤。
【集注】张璐曰∶气虚者,补之以甘,参、术、苓、草,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
和之德,故为君子。盖人之一生,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
故凡病久虚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故用四君子,随证加减,无论寒热
补泻,先培中土,使药气四达,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
哉!是知四君子为司命之本也。
吴琨曰∶夫面色痿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
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如是则宜补气。是方也,
四药皆甘温,甘得中之味,温得中之气,犹之不偏不倚之人,故名君子。本方加木香、藿
香、葛根名七味白术散,治小儿脾虚肌热,泄泻作渴。以木藿之芳香、佐四君入脾,其功
更捷;以葛根甘寒,直走阳明,解肌热而除渴也。
【按】本方加陈皮,名五味异功散,治气虚而兼气滞者;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汤,治
气虚而兼痰饮者;再加砂仁、藿香,名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而兼呕吐者。此皆补中有消导之意也。
\x香砂六君子汤\x 治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
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七分) 陈皮(八分) 半夏
(一钱)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上生姜二钱,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盖人在气交之中,因气而生,
而生气总以胃气为本,若脾胃一有不和,则气便着滞,或痞闷哕呕,或生痰留饮,因而
不思饮食,肌肉消瘦,诸证蜂起,而形消气息矣。四君子气分之总方也,人参致冲和之
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脏,胃气既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
无为而治,必举大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者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
夏以疏脾上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而
郁可开也。君得四辅,则功力倍宣,四辅奉君,则元气大振,相得而益彰矣。
\x当归补血汤\x 治男妇血虚似白虎证,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来洪大而虚,重按则微。
当归(二钱) 黄 (一两)
水煎服。
【集注】吴琨曰∶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
诸证生焉。此证纯象白虎,但脉大而虚,非大而实为辨耳。《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
五味之中,惟甘能补,当归味甘而浓,味浓则补血;黄 味甘而薄,味薄则补气,今黄
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经言∶阳生阴长,是之谓耳。
\x佛手散\x 治妊娠胎动下血,或因伤动,子死腹中,下血疼痛,口噤欲死。服此探之,不
损则痛止,已损则立下。及横生倒生,交骨不开,产后血晕昏乱,崩中金疮,去血过多等证。
当归(二两或三两) 川芎(一两)
上锉粗末合均,每服五钱,水一盏,酒半盏,煎八分,热服。未效再服。
加败龟版一具,梳发一团,名开骨散。
【注】命名不曰归芎,而曰佛手者,谓此方治妇人胎前、产后诸疾,如佛手之神妙也。
当归,川芎为血分之主药,性温而味甘辛,以温能和血,甘能补血,辛能散血也。古人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