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折,常用此方,可去木通,名何首乌散。盖首乌能扶血故也。如刀刃伤,有潮
热,
面肿气喘,乃破伤风证,可服索血散、葛根汤数服,姜葱煎发散∶或败毒散三、四服,外用敷
贴药,根据法治之,无不愈者矣。
一、经年腰痛,加萆 、玄胡索,以酒煎服。
一、香港脚,加槟榔、木瓜、穿山甲,水煎服之。
一、宿痰失道,非惟人不识,自仙授以来,惟余一派知之。人身有痰,润滑一身,犹鱼
之有
涎。痰居胃中,不动则无病,动则百病生,或喘、或咳、或呕、或晕,头痛睛疼,遍身拘急
,骨节痹疼,皆外来新益之痰,乃血气败浊凝结而成也。何则?脏腑气逆郁结生痰,当汗不
汗,蓄积生痰,饮食过伤,津液不行,聚而生痰。其常道,则自胃脘达肺脘而出;其失道,
自胃脘而流散冷肌肉皮毛之间。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故凡胸背、头项、腋胯、腰腿、手足
,结聚肿硬,或痛、或不痛,按之无血潮;虽或有微红,亦淡薄不热;坚如石,破之无脓,
或有薄血,或清水,或如乳汁;又有坏肉如破絮;又恐如瘰 ,在皮肉之间,如鸡卵浮浴于
水中,可移动,软活不硬,破之亦无脓血,针口 肉突出,惟觉咽喉痰实结塞,作寒作热,
即
皆其证。急于此方中加南星、半夏等药,以治其内;外用玉龙热药,以拔其毒,便成脓破为
良。其轻无脓者,必自内消。如热极痰壅,则用控涎丹∶紫大戟、甘遂、白芥子等分为末,
米糊为丸。如遍身肿硬,块大如杯盂,生于喉项要处者,尤为难治。夫血气和畅,自无他病
;气行不顺,血化为痰;痰复失道,则血气衰败,不能为脓,但能为肿硬,理必然也。此证
阳少阴多,随证用药,回阳生气,补血控涎。外则用后法,作起一身气血引散冷块。万一肿
不消,不作痛,不为热,体气实无他证,肉块与好肉无异,此又一证也。切不可轻用针刀自
戕,如草医曾用针灸,阴烂其肉;或用毒药点脱,使人憎寒壮热。法当通顺其气血,于此方
中加升麻,以除其寒邪。用敛口结痂之药以安之,使为疣赘而已。万一病自作臭秽糜烂,不
免动刀,则有妙剂,可以代刀,不可轻泄,即白矾枯朴硝二味为末敷之。
一、肚肠内痈,宜服十宣散,与此方相间用之,并加忍冬藤。此药最治内痈,但当审其
虚实
,或通或补。补须用附子,通则用大黄。如不明虚实,则此方亦自能通顺。十宣自能内补,
可无他变。至于肺痈,初觉饮食有碍,胸膈微痛,即是此证。急须察脉,审其虚实。虚则用
此方,加附子相出入用之。若稍再作,即用十宣散内补之,即自消散。实则用此方加大黄略
通
之,使毒瓦斯下宣为妙。盖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也。如内痈已成,宜以海上方,与此方加减参用
之。喘咳脓血者,肺痈也;大便有脓自脐出者,肚痈也;忍冬藤甘草节煮酒妙。
<目录>用敷贴温药第三
<篇名>冲和仙膏
属性:(一名黄云膏,又名仙膏。)冷热不明者用之,茶酒随证治之。
川紫荆皮(五两重,炒。又名红肉,又曰内消) 独活(三两重,炒,不用节) 赤芍药(
二两
重,炒) 白芷(一两重,不见火。) 木腊(又名望见消、阳春雪,随加减妙,即石菖蒲)
上五件,并为细末,用法详见于后。
夫痈疽流注杂病,莫非气血凝滞所成,遇温即生,遇凉即死。生则散,死则凝。此药是
温平
,紫荆皮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土之精,能止风、动血、引气、拔骨中毒,去
痹湿气,更能与木腊破石肿坚硬;赤芍药火之精,微能生血、住痛、去风;木腊水之精,能
生血、住痛、消肿、破风、散血;白芷金之精,能去风、生肌、止痛。盖血生则不死,血动
则流通,肌生则不烂,痛止则不掀作,风去则血自散,气破则硬可消,毒自散,五者交攻,
病安有不愈乎。
一、凡病有三证,治有三法。如病极热,则此方中可倍加紫荆皮、木腊,少用三品,亦
能消
散之,但功少迟耳。如病极冷,则此方微加赤芍药、独活,亦能活血而消散之,功亦稍迟,
而不坏病。
一、如病热势大盛,切不可用酒调,但可用葱泡汤,调此药热敷上,葱亦能散气故也。
血得
热则行,故热敷也。如病稍减,又须用酒调。酒能生血,遇热则血愈生;酒又能行血,遇温
则血愈行矣。
一、疮面有血泡成小疮,不可用木腊,恐性粘起药时生受,宜用四味先敷,后用木腊,
盖在
上面,覆过四围,以截助攻之血路。凡敷药皆须热敷,干则又以元汤湿透之,使药性湿蒸而
行,病自退矣。
一、如用正方,四面黑晕不退,疮口皆无血色者,是人曾用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