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92-黄帝素问直解-第4页

肌肉之体,与天地清宁之体无二,故肌肉若一。
如是,故能寿敝天地。敝,尽也。寿尽天地,则无有终时。凡此皆其道之所生,上古真人之禀道者如此。
\x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x \x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x 至,极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极尽人道,以归于真也。淳 德全道者,淳其天性之德,全其固有之道也。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者,和调于天地阴阳之四时也。去 世离俗者,身居世俗之内,心超世俗之外也。积精全神者,精积而神全也。能如是也,故形体游行 于天地之间,聪明视听于八达之外,此至人全道,盖益其寿命而自强者也。其体亦归于真人。此中古至人,
归真以合道者如此。
\x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x \x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x \x神不散,亦可以百数。\x 恚,音惠,余篇仿此。圣人者,先知先觉之人也。真人居天地之上,至人去世俗之间。圣人,则处天 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其居世俗之内也,则适嗜欲于世俗之间,而无恚嗔之心,其行已也,不欲自 离于世,亦被服而章。服,衣也。章,冠也。其举动也,不欲观于习俗,故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 患。内无思想,则以恬愉为务,外不劳形,则以自得为功。不劳形而自得,则形体不敝。敝,
坏也。无思想而恬愉,则精神不散。散,失也。如此,则寿亦可以百数,是同于至人之益其寿命而强 者矣。此言圣人之同于至人者如此。
\x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x \x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协议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x 别,音逼。贤人者,则古称先,阐幽发微之人也。法则天地者,上法天,下则地也。日月星辰系于 天,故象似日月,辨列星辰。象似者,效像拟似。辨列者,分辨条列也。阴阳四时征于地,
故逆从阴阳,分别四时。逆,迎也。阴阳之变,迎而从之,四时之常,分而别之。如此,则将从上古,
而协议于道,能如是也,亦可使益寿。犹言亦可如至人,而使益其寿命也。而有极时者,真人寿 敝天地,无有终时。贤人则有极时,此贤人学道,亦可如圣人,而几于至人者如此。此一节,承上文道者 年寿有子之意,言上古真人能全道,中古至人能全真,圣人贤人,全真以合道也。
<目录>卷之一<篇名>四气调神篇第二篇属性:旧本误传大论,今改正。
四气调神者,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君臣问答,互相发明,则曰论。无 君臣之问答则曰篇,余皆仿此。此篇乃黄帝继上文而言之,欲人四气调神以全其天真也。
\x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x 为,去声;下此为之为俱同。春气从阴而阳,开发冬时闭藏之气,故此为发陈。四时之气,天地主 之,至春则天地俱生。盈天地之间者,惟万物,天地俱生,则万物以荣。
\x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x \x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x 予,舆同,长上声,下同。人体春时之气而调神,当夜卧早起,以使其生,广步于庭,以运其身。步 庭之时,更当被发缓形,以使肝志内生。志者,神之所根据也。肝志内生,故但生之而勿杀,
但予之而勿夺,但赏之而勿罚。凡此皆所以逐其春生之气,故曰此春气之应,在人为养生之道也。若逆之 而不养其生,则伤肝,肝伤则春无以生,故至夏有寒病之变,而奉夏长者少。是知调春生之气,乃为夏长之基。
\x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x 蕃,蕃衍。秀,荣秀也。夏时从生而长,则蕃衍矣。既长而盛,则荣秀矣。天地气交者,天气尽施 于地,地气尽腾于天。万物华实者,华美成实也。
\x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x \x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 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x ,音皆。余篇仿此。人体夏时之气而调神,当夜卧早起,以遂其长,无厌于日,以厉其心,夏日最 长而无厌,则心气清明,故使心志无怒。无怒,平和也。心志平和,则凡华英者,皆使之成秀 矣。华英成秀,则气机充溢,故使气得以疏泄,若所爱在外者然。凡此,皆所以遂其夏长之气。故曰此夏气 之应,在人为养长之道也。若逆之而不养其长,则伤心,心伤则夏无以长,故至秋有阴寒之 疟,而奉收者 少。秋无以收,冬何以藏,故冬至重病。是知养夏长之气,不但为秋收之基,且为冬藏之本。
\x秋三月,此为荣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x 夏时盛极,秋气舒缓,其时则从容而平定也。天气以急,肃杀将至也,地气以明,草木将凋也。
\x早卧早起,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