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逆顺上翳者何也?答曰∶肝经虚损,积毒热甚,至生翳四起侵黑睛,治宜 明目流气饮、蝉花无比散,点用珍珠散,次用三七丹,肿者亦可 洗。
\x明目流气饮\x(方在前伤寒热病症内) 治脾得邪热,或逆顺生翳。
\x蝉花无比散\x 治风毒伤目,昏暗渐生白翳遮睛。
白茯苓 甘草(炙,助胃) 防风(各四两) 川芎 赤芍药(各二两) 石决明(盐水煮研极细)
白蒺藜(炒去尖,各四两) 蛇蜕(炙,三两) 蝉蜕(去头足,四两) 苍术(一两) 当归(酒浸,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食后米汁调服,茶亦可。忌食毒物。
<目录>卷上<篇名>漏眼脓血属性:漏眼脓血者,有甚于钉翳并膜入水轮二症之利害也,此症未发之时,其头先觉昏闷,四肢 如劳,五脏多积风热壅毒,攻充于黑睛、黄仁生出毒疮,灌溉水轮控血,溃烂流脓。治法∶ 宜葱艾入白芷锅内炒热,以棉裹熨于眼胞上,屡换热的,散其恶血,消其败脓,止其恶痛,
生地黄捣烂煨熨于有疮处更妙,用阴二阳四丹对于有疮处吹,或单用枯矾、轻粉、血竭、乳 香研细对着疮处吹点,亦可洗以桑白皮入盐花明矾熏洗,服以坠翳明目丸、没药散,忌动风 动血之物。
\r漏眼脓血图\p05-c20a44.bmp\r \x坠翳明目丸\x(方在前血灌瞳仁症内)
\x没药散\x 没药 大黄(蒸,少用) 朴硝 上为末。每服三钱,酒调下,茶亦可。
<目录>卷上<篇名>飞尘入眼属性:飞尘入眼者,此病全然无事,误被物或飞尘飞丝入眼者,此外伤也。只为尘物粘在胞睑 之间,粘定不出,痛涩难开,碜泪出,致生障膜。初患之时,治法用丝线缠耳环脚,番 转上下胞睑,拨出尘物即可。若初时不谙此法,少疗,日久必生翳膜遮瞒瞳仁,须有丹药吹 点,胞睑内仔细番看,有物粘处,必定有血积成块或肉疙瘩,此是病之发纵处,宜小锋针挑 拨,或有刺尘处针毒血出,可此为病之根也,曰外病也,初起宜将丝线卷铜匙脚,捻拨 出尘物,久者宜番转看上下,有积处 洗至平,点用清凉散,服以散血退热之剂。
\r飞尘入眼图\p05-c20a45.bmp\r \x酒调散\x 当归 甘草 大黄 赤芍药 菊花 桔梗 苍术 桑螵蛸 麻黄 羌活 茺蔚子 连翘 上为末。每服三钱,酒调服。
\x修肝散\x 防风 羌活 当归 生地黄 黄芩 栀子 赤芍药 大黄 甘草 蒺藜(各一两)
上水煎服。
<目录>卷上<篇名>拳毛倒睫属性:拳毛倒睫者,此脾与肺二经之得风热也,肺为五脏之华盖,主一身之皮毛,肺虚损则皮 聚而毛落也,脾家多壅湿热,致令上胞常肿,大抵肝家受热不时泪出,痛痒羞明怕日,赤涩 难开,常以手摩引,致令上下胞睑皮渐长,眼渐紧,故睫毛番倒里面,刺眼碍涩瞳仁,渐生 翳膜,欹头则视不能正观。治法∶先宜 洗瘀血,后用竹夹夹起眼皮,灸四五壮为妙,
使毛生向外,其疾瘳耳!睛中有翳,用阴二阳五丹,吹点,翳即消磨,其夹须根据口诀,务令 夹起,不可滋水,恐溃有疤痕,若脱下痕处用光粉调香油逐早搽抹,久则生肉一般,眼目光 明如旧。
\r拳毛倒睫图\p05-c20a46.bmp\r \x细辛汤\x 治脾经肿,得风热宜服。
细辛 防风 茺蔚子 知母 大黄 桔梗 羚羊角 黑参 上 咀,每服四钱,用水煎,食后温服。
\x防风饮子\x 黄连(一两) 细辛 蔓荆子(各三钱) 葛根 防风(各五钱) 当归身(七钱) 甘草(炙) 人参 上水煎,食远服。避风、忌口。
\x除湿压热饮\x 细辛 苍术(各一两) 防风 知母 茺蔚子(各两半) 桔梗(二两) 大黄 黄芩 栀子仁 朴 硝 上水煎服。
\x阿胶丸\x 阿胶(蛤粉炒) 鼠粘子(炒) 甘草 糯米(炒,各一两) 马兜铃 款冬花 紫菀 桔梗 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薄荷汤下。
\x密蒙花散\x 密蒙花 羌活 菊花 石决明 木贼 黄柏 白蒺藜 黄芩 蔓荆子 青葙子 枸杞 子 上每服三钱,茶送下,水煎亦可。
<目录>卷上<篇名>充风泪出属性:充风泪出者,症非一也,有肾虚不生肝木,肝经受风而虚损,故木动也,迎风而泪出也 ,肝经虚者,宜服止泪补肝散止之。大止泪之法,点用重药,热泪者服川芎茶调散,点用清凉 散,肝风者宜苍术止之。不赤不痛泪出,是谓之风泪,肿痛赤涩泪出者此热泪也。若迎风而 出汪汪,冬日多,夏日少,拭即还生,又不分四季皆有,此冷泪也,冷泪者乳香川乌丸,川 乌一个草乌二个去皮,明矾一钱白面块一个为末, 猪胆汁为丸,如黍米大,每用一丸,
夜卧时放在眼之大 头,泪出即止,或灸止之。又有肺脏久冷,大 有窍,名为泪堂,泪堂 通肺腑,此泪难治,久流则能令目昏暗,血气虚弱之人,不肿不赤,但淡紫红者,涩痛泪出,是虚泪。
\r充风泪出图\p05-c20a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