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银海指南书名:银海指南作者:顾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篇名>朱序属性:天下之目瞽于病者半,瞽于医者亦半。医者自瞽其心,而欲不瞽天下人之目,势必不能 。余二 十年中,走南北数千里,见医者千百辈,医目者亦百十辈,其能起沉 ,疗痼疾,曾不得数 人焉。而因噎废食者,遂创目不医不瞎之说。呜呼,是说起而天下之目胥受其祸矣。然亦由 不善治目者之有以祸之也。桐乡顾养吾先生,悯天下之且受其祸,而不能遍为之救,乃出生 平所学,参以古大家之论,着为《银海指南》四卷。辨轮廓,所以明经络也。戒钩割,所以 养精血也。至于七情六淫,分致疾之原,五脏六腑,表主病之象。辨脉辨舌,不厌其详,用 药用方,贵充其类。可兼症患病情之变,存医案准治法之宜,可谓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已。
前年冬,余以先大夫忧旋里,获读先生书,知先生之学,固不仅以治目名也。忆乾隆庚戌间 ,
伯兄遘目疾逾半载,手足复肿痛不能运动,诸医以温凉补泻之药,轻投之,两目几瞽,而余 疾不少衰。迨后先生至,笑谓先大夫曰∶是湿热壅滞所致,疗之至易。如其法而患痊。盖先 生之于医无不通,而治目其绪余耳。先生与先大夫为莫逆交,余少时习闻先生教,略通素问 灵枢之义。今海内莫不宗仰先生,得是书以广其传,庶几言医者不致瞽其心,而天下之人亦 不致瞽其目也。是为序。
\x嘉庆己巳冬世愚侄海盐朱方增拜撰\x <目录><篇名>张序属性:《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贵乎湛然常清也。自外 有六 淫,内有七情,病之及于目者多矣。倘治之不善,或至贻害终身者有之。仆尝见业是科者,
或窃取数方,或合成点药,便悬轮廓图,诩诩然自矜为专科。至问其病之所以然,则茫乎不 知其所自来。噫,是盲医也,尚可以治目乎哉?桐乡养吾顾先生,以眼科名于时,人之患目 者,远近争趋之。仆习闻病目者曰∶吾之目,赖先生而存。或又曰∶吾之目微先生几废。窃 疑先生医目如是之神,必有不传之秘,独得之奇,故能超绝恒流,取誉当世。今观先生之论 ,与所着之案,始知先生之学,于凡六淫之感,七情之伤,必先有以澈乎其源,而后施以补 泻温凉之剂,以故投无不利,病无不起。然则先生之于医,不尚异,不矜奇,只于受病之源 看得透耳。医师之良,孰逾于是。是即以先生之学治他病,亦何所往而不宜耶。今乃以眼科 名,是亦未以足尽先生也。然以眼科名,亦见先生之全力,尽在于眼科矣。兹本其救世之心 ,出此《指南》示人,俾治目者,不至误于他歧。或补或泻,或补泻兼行,各得其道。于以 复其光明之体,岂非斯世之人一大快乎哉。是为序。
\x嘉庆十有四年岁次己巳孟夏之月海昌张起鳞拜撰\x <目录><篇名>前跋属性:九窍之病,惟目为最重,苟有误治,其失明者无论矣。即神膏未损,遇善手极力挽救,
已不 免微云点缀,滓秽太清,良可恨也。古人所以另立专科,俾得精通一艺,不至于多歧亡羊。
奈今世之业是科者,每以发散攻伐为用,其贻祸可胜言哉!吾师顾养吾夫子,独窥灵兰之秘 旨,辨症酌方,投无不效,是以名震南北,远近争赴无虚日。侨寓松郡以来,积案盈千累万 ,今年春,先生惧其多而散失,集其已验者若干症,编为二卷。更着六淫外感七情内伤杂病 兼症等论,并发明五脏六腑主病,无微不抉,无义不搜,诚眼科之指南,抑医林之圭臬也。
其立法详见于治目总论中,至于用方,则宗景岳,用药则守之才,足见与古为徒,心源印合 。然巧运神思,独抒己见,岂末学所能测识乎。昔倪微德《原机启微》一书,立斋薛氏奉为 至宝,刻入二十四种内,其治法亦以补益为主,与东垣之脾胃,丹溪之滋阴,后先一辙,故 附 案甚多。外此诸大家,于眼目一症,皆有条论,莫不寒热虚实并陈,补泻温凉互用,惟张子 和自患目疾,有人以针刺出血而愈。遂宗血实破之之法,创为谬论,一变而为钩割,再变而 为炮烙,受其害者,殆不可胜数。近时张飞畴能以金针拨障,顷刻奏功,详见于张氏医通,
洵为神妙。世有传其术者,争羡慕之。然拨愈者固多,拨伤者亦复不少,总非善治。先生综 核前贤之要旨,先究本原,次详脏腑,后及经络,按脉论症,宜其能使昏然者昭然,而 焉 者亦得了焉也。忆乙丑秋季,偶罹目患,历医数人,过服散风清火之剂,几至归于长夜,赖 先生力,得留一隙之明,仍砚耕笔织。然棘围久困,无志功名,间尝窥探医籍,以图济人自 济,计亦两得,来从先生游,授以此编,口讲指画,不啻当头棒喝。因请付梓,以公同志,
俾天下之误于所治者,日置案头,按症索方,庶不至一误再误,而贻误无穷矣,宁非斯民之 大幸事哉。
\x嘉庆十有二年岁次丁卯仲冬朔后二日平湖受业门人 芬郁芳氏百拜跋\x <目录>卷一<篇名>守正辟邪论属性:圣人立法以治天下,皆取乎正。人生天地间,六气感于外,七情伤于内,加以饥饱劳役 ,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