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58-证治准绳·幼科-第130页

>地黄、芍药。鼻衄,加黄芩、犀角。惊悸,加木通、山栀。搐,加青皮。不思饮 食,加山楂。伤食,加山楂、神曲麦芽。见点二三日间出不快利,加鼠粘子、山 楂、蝉蜕,名透肌散。烦红赤色,加生地黄、红花、牡丹皮,去白芷、防风。皮 急肉紧,身热壮甚,加葛根、前胡。
见点三日之内,并根据本方加减,及三日之后,痘疮出齐,血 已成,而前证悉 平,不得复用此方,恐发散太过,难于行浆,另有方药在后。其禁用药剂,并从 血热痘证法而裁治之,故此方不立禁忌辨。
太乙保和汤
(又名紫草透肌汤)
专治血热痘证服十神解毒汤后,热证悉去,内外和平,见点三日之后,不易长 大,粗肌者用之,则能保和元气,活血解毒,助痘成浆,易痂易落也。
桔梗 紫草 川芎 山楂 木通 人参 红花 生地黄 甘草 糯米(五十粒)
上,用灯心七根,姜一片,水一钟,煎六分,温服。
便涩腹胀,加大腹皮。繁红不润,加当归、蝉蜕。出不快,加鼠粘子。陷 塌,加黄 。痛,加白芷。不匀,加防风。水泡,加白术、芍药。嗽,
加五味子、麦门冬。渴,加麦门冬。痒,加白术、芍药。
七八日后浆足,身复壮热,便秘烦渴,腹胀喘急,前胡枳壳汤。浆足,禁用此 方,另立汤饮在后。
益元透肌散
专治壅热痘证,服羌活散郁汤后,壅证悉开,气血和平,见点三四日 后不肥大者、不成浆者、用之,则能匀气解毒,透肌达表,领出元阳,助痘成浆,
而易结脓窠也。加减与保和汤同论,浆足之后,另有保婴百补汤在后。
即太乙保和汤去生地、红花,加蝉蜕、鼠粘子、陈皮。
上,水一钟,加灯心十四根,枣二枚,煎六分,温服。
保婴百补汤
专治痘疮八九日浆足之后,别无他证,并以此方调理气血,资养脾胃,
不拘实、热二痘,皆可服之,惟气虚证八九日后,本方加黄 二钱、官桂少许,若有别证,在审虚 实随证加减而已。
当归 芍药 地黄 白术 人参 茯苓 山药 甘草 上,水一钟,枣二枚,煎六分,温服。
〔陈氏惟主温补〕〔陈〕痘疮未出已出之间,或泻渴,或腹胀,或气促,谓之里 虚,速与十一味木香散治之。如已出之间,其疮不光泽,不起发,根窠不红,谓 之表虚,速与十二味异功散治之。如已出之间,其疮不光泽,不起发,根窠不红,
或泻渴,或腹胀,或气促,是表里俱虚也,速与十二味异功散送下七味肉豆蔻丸治 之。(丹溪云∶木香、异功散二药,治寒的当,若虚而不寒者,祸不旋踵。)如疮始 出一日至十日,浑身壮热,大便黄,是表里俱实也,其疮必光泽,必起发,必饱满,必易靥,
而不致损伤,若无他疾,不宜服药。表里俱实者易出易靥,表里俱虚者易出难靥,表虚难出,
里虚难靥,随证治之。张巽之《治痘要法》吐泻少食为里虚,陷伏倒靥灰白为表 虚,二者俱见,为表里俱虚,全用异功散救之,甚至姜、附、灵砂亦可用。若止 里虚,减官桂,若止表虚,减肉豆蔻,不减官桂、丁香。若能食便秘而陷伏倒靥者,
为里实,当用钱氏及丹溪下法。若不吐泻,能食为里实,里实而补,则结痈毒。红 活绽凸,为表实,表实而用表药,则溃烂不结痂。凡痘,但见 点,便忌葛根汤,
恐发得表里俱虚也。
〔丹〕读前人之书,当知其立言之意,苟读其书而不知其意,求适于用,不可得 也。痘疮之论,钱氏为详,历举源流,经络分明,表里虚实,开陈施治之法,而又 证以论辨之言,深得着书垂教之体,学人读而用之,如求方圆于规矩,较平直于准 绳,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可为无穷之应用也。今人不知致病之因,不求立方之 意,仓卒之际,据证检方,谩尔一试,设有不应,并其书而废之,不思之甚也。近 因《局方》之教久行,《素问》之学不讲,抱疾谈医者,类皆喜温而恶寒,喜补而恶 解利,忽得陈氏方论,皆用燥热补剂,其辞确,其文简,欢然用之,翕然信之,遂 以为钱氏不及陈氏远矣。或曰,子以陈氏方为不足欤?曰陈氏方诚一偏之论,虽然,
亦可谓善求病情者,其意大率归重于太阴一经,盖以手太阴属肺,主皮毛,足太阴 属脾,主肌肉,肺金恶寒而易于感,脾土恶湿而无物不受,观其用丁香、官桂,所 以治肺之寒也,用附、术、半夏,所以治脾之湿也,使脾与肺果有寒与湿而兼有虚 也,量而与之,中病则已,何伤之有。今也不然,但见出迟者、身热者、泄泻者、
惊悸者、气急者、渴思饮者,不问寒热虚实,率投木香散、异功散,间有偶中,随 手获效,设或误投,祸不旋踵。何者?古人用药制方,有向导,有监制,有反佐,
有因用,若钱氏方,固未尝废细辛、丁香、白术、参 ,率有监制辅佐之药,不专 务于温补耳,然其用寒凉者多,而于补助一法,略示端绪,未曾深及,痴人之前不 可说梦,钱氏之虑,至矣!亦将以候达者扩充推展用之耳。虽然,渴者用温药,痒 塌者用补药,自陈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