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之。
【注】阴中,即前阴也。生疮蚀烂,乃湿热不洁而生 也。用野狼牙汤洗之,以除湿热 杀也。野狼牙非野狼之牙,乃野狼牙草也,如不得,以野狼毒代之亦可。其疮深,洗不可及,则 用后法也。
【集注】李 曰∶少阴属肾。阴中,肾之窍也。《内经》曰∶滑者阴气有余。又云∶数 则为热。故阴中生疮蚀烂,皆湿热所致。野狼牙味苦性寒,寒能胜热,苦能杀虫,故主洗 之。
野狼牙汤方
野狼牙(四两)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按】“膏发煎导之”之五字,当是衍文。“此谷气之实也”之下,当有“长服诃梨勒 丸”之六字,后阴下气,谓之气利,用诃梨勒散;前阴下气,谓之阴吹,用诃梨勒丸。文 义始属,药病亦对。盖诃梨勒丸,以诃梨勒固下气之虚,以浓朴、陈皮平谷气之实,亦 相允合。方错简在《杂疗篇》内。下小儿疳虫蚀齿一方,杀虫解毒,或另有小儿门,或 列在杂方内,今于妇人杂病之末,亦错简也。
【注】肾虚不固,则气下泄。阴吹而正喧,
谓前阴出气有声也。此谷气之实,谓胃气实而肾气虚也。以诃黎勒丸,固下气而泻谷气 也。
膏发煎方
(见黄胆中)
小儿疳虫蚀齿方
雄黄 葶苈 上二味,未之,取腊月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目录>卷六<篇名>杂疗方第二十三属性:
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 白术(八分) 陈皮(五分) 大腹槟榔(并皮子者四枚) 生 姜(五分) 桔梗(七分)
春三月加∶枳实;减∶白术(共六味)
夏三月加∶生姜(三分) 枳实(五分) 甘草(三分,共八味)
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上各 咀,分为三帖,一帖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如四体壅,添甘草少许,每帖分作三小帖,每小帖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再合滓为 一服,重煮,都成四服(疑非仲景方。)
【按】此方证不属,不释。
长服诃黎勒丸方
诃黎勒 陈皮 浓朴(各三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桐子大,酒饮眼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按】此方当在前篇“谷气之实也”之下。
三物备急丸方
大黄(一两) 干姜(一两) 巴豆(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一两)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 和丸,亦加密器中贮之,莫令泄气。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 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 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方解】方名备急者,以备暴然诸腹满、腹急痛及中恶客忤、噤闭卒死者也。若口噤 亦须折齿灌之,是恐人不急救则死之义,然不如后人管吹入鼻中之法为良。
【集解】李 曰∶人卒得病欲死者,皆感毒厉邪阴不正之气而然。三物相须,能荡邪 安正,或吐或下,使秽气上下分消,诚足备一时急需也。
治伤寒令愈不复,紫石寒食散方
紫石英 白石英 赤石脂 钟乳(碓炼) 栝萎根 防风 桔梗 文蛤 鬼臼(各十分)
太乙余粮(烧,十分) 干姜 附子(炮,去皮,) 桂枝(去皮,各四分)
上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按】方未详,不释。
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治方∶
菖蒲屑内鼻两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着舌下。
【注】形如不病,人有气而脉动失常,名曰行尸。卒死不知人,无气而脉动如故,名 曰尸厥。尸厥乃正气暴然为邪气闭塞不通,故 静而似死。用菖蒲内鼻,桂着舌下,是通心神启阳气也。
又方∶
剔取左角发方寸,烧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方解】菖蒲吹鼻,桂着舌下,而不愈者,则用此法,是以发乃血之余,血乃心所生,用 烧则发其阳,用酒则行气血。用本人者,喜一气相通也。
救卒死方
薤捣汁灌鼻中。
【方解】卒然昏死,皆尸厥也。薤白类蒜而小。北人谓之小根菜,南人谓之钓乔是也。
其味极辛,捣汁灌鼻,亦通窍取嚏之意也。
又方∶
雄鸡冠割取血,管吹内鼻中。
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
鸡肝及血涂面上,以灰围四旁,立起。
大豆二七粒,以鸡子白并酒和,尽以吞之。
【方解】雄鸡冠血及肝、卵白、猪脂、大豆、酒、醋等物,无非用阳物以胜阴祟也。管 吹内鼻中,谓将鸡冠血或合热酒,含在不病患口内,以苇管或笔管插入病患鼻孔中,使 气连药吹之,其药自能下咽,气通噤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