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其纵顺二脉。改根据仲景元文。
左手带纵两个儿。右手带横一双女。左手脉逆生三男。右手脉顺生三女。寸关尺部皆相应。一男 一女分形证。
以上十句。皆脉诀自撰之辞。恐难以诊妊娠男女之别也。且相乘之脉。乃五脏之邪。发为病证。
见之于脉。妊娠乃阴阳和平。阳施阴化以成形。岂有逆于理。乘于脏。现于脉。用为男女之诊。又寸 关尺皆应。即是左右手前后如一也。即脉经所谓三部浮沉正等之脉。何以应一男一女乎。以上系脉 诀差取仲景所论相乘之脉。以论妊娠。今条其非如前。
往来三部通流利。滑数相参皆替替。阳盛阴虚脉得明。遍满胸堂皆逆气。
此言恶阻之证之脉。
小儿足日胎成聚。身热脉乱无所苦。汗出不食吐逆时。精神架构其中住。
此亦谓恶阻证也。脉乱。盖谓滑数而躁疾也。非谓恶乱无次序者。此八句。皆谓妊娠病脉。
有时子死母身存。或即母亡存子命。牢紧强弦滑者安。沉细而微归泉〔路〕(瞑。改以协韵)
沉细而微。谓三部俱如此。凶兆也。此四句论妊妇生死脉证之别。
<目录>卷下<篇名>妊妇杂病生死歌属性:血下如同月水来。漏极胞干生杀胎。亦损妊母须忧虑。争遣神丹救得回。
通真子曰。此只论漏胎候也。夫胎之漏。或食动胎之物。或因热毒之气侵损。或因入房劳损。
损轻则漏轻。损重则漏重。但漏血尽则死。然安胎有二法。因母病而动胎。但治母疾。其胎自安。
若胎有不坚。致动。母因以病。但治胎。则母自安。
<目录>卷下<篇名>妊娠心腹急痛歌属性:心腹急痛面目青。冷汗气绝命必倾。血下不止胎冲上。四肢冷闷定伤身。
<目录>卷下<篇名>妊娠倒仆损伤歌属性:堕胎倒仆或举重。致胎死在腹中居。已损未出血不止。冲心闷痛母魂孤。
<目录>卷下<篇名>妊妇伤寒歌属性:伤寒头痛连百节。气急冲心溺如血。上生斑点赤黑时。壮热不止致胎灭。呕吐不止心烦热。腰 背俱强脑痛裂。六七日来热腹中。小便不通大便结。
见此证必损胎。而妊母亦或致死。治法详见活人书。
<目录>卷下<篇名>产后伤寒歌属性:产后因得热病临。脉细四肢暖者生。脉大忽然肢逆冷。须知其死莫留停。
脉盛身热。得之伤寒。产后热病。脉必洪大。难便。以脉大为死证。必遵内经、仲景诸书。
根据法汗下。若脉不为汗衰而仍大。是为阴阳交。乃可断死。汗后脉静乃可断生。岂可以病在表里。
未行治法。遽以脉细为生。四肢冷暖。当参以病证。或阳厥而厥。或作汗而厥。今脉诀所歌。胶柱 刻舟之论。
<目录>卷下<篇名>产难生死歌属性:欲产之妇脉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夜半觉痛应分诞。来日日午定知生。
脉经曰。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欲生也。但离经者不产也。又云其脉离经。夜半觉。
日中则生也。
经者常也。谓离其常处为离经。假如妊妇昨日见左沉实为男之脉。今日或脉浮。是离其寻常之脉。而 异于平日。又且腹痛。是知将诞也。通真子引难经一呼三至曰离经为解。李 范又引难经一呼一至 曰离经以解沉细而滑。皆非也。难经言损至二脉。虽同名离经。其脉与理则不同。且脉经明言离经。
其脉浮也。不曾引援难经之文。今脉诀因其言脉浮又添沉细而滑。同名离经。盖以前所诊男女脉。
或云浮大为女。若只脉浮为离经。若平常见浮大为女之脉。何以辨离经。故又增沉细而滑。以见离 浮大之常经为沉滑也。圣惠方云。夜半子时觉腹痛。来日午时必定生产。谓子午相冲。正半日时数也。
通真子曰夜半痛。日午生。此言恐未为的。又曰腹痛而腰不痛者未产也。若腹痛连腰痛甚者即产。所 以然者肾候于腰。胞系于肾。故也。诊其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者。即产也。生产有难易。痛来有紧慢。
安可定半日。当断以活法。
身重体热寒又频。舌下之脉黑复青。及舌上冷子当死。腹中须遣母归冥。面赤舌青细寻看。母活子 死定应难。唇口俱青沫又出。母子俱死总高KT 。面青舌〔青〕(赤)沫出频。母死子活定知真。不信若 能看应验。寻之贤哲不虚陈。
脉指南作面青舌赤。盖面以候母。舌以候子。今云子活。合以舌赤为是。若云舌青。则与前面赤舌青。
母活子死之候相反。若胎先下。其子得活。如未下。子母俱亡。自身重体热寒又频至此。并不用脉。
只以外候参决子母生死。盖以临产脉不可考。但当以察色而知之。
<目录>卷下<篇名>新产生死歌属性:新产之脉缓滑吉。实大弦急死来侵。若得沉重小者吉。忽若坚牢命不停。寸口〔涩〕(焱)疾不 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审看此候分明记。长须念取向心经。
脉经曰。产后寸口脉焱疾不调者死。沉微附骨不绝者生。今脉诀述脉经作歌。既用其文。不明 其理。擅改焱为涩。其意以为涩滞疾驶并行。方可言不调。反以焱疾为非。是不知脉涩则不疾。脉疾 则不涩。其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