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传后之学人。不致有望洋之叹耳。但营卫之行。复有说焉。先贤皆以自寅时起于手太阴 肺。遂以卯时注于手阳明大肠。以十二辰次第配十二脏腑。如是周而复始。若然。是一昼夜间止得一周于身。又安所谓 五十周于身也。况各脏腑经络有长短不同。只如手太阴肺经。自中府穴起。至少商穴。相去不远。足太阳膀胱经。自目 内起以至至阴穴。相去甚遥。若刻定一时行一经。则脉之行也。岂因某经之长短。而故缓急之欤。愚曰。皆不然也。
所谓营卫者。乃无形之阴阳。非有形之。血气也若云有形之血气。只如有人刖一手。或刖一足。血气行至所刖之处。不 能过乎他经。必断绝而死。然亦未尝见其死者。则知非有形之血气明矣。不观内经有卫气行篇。复有营气篇。二者皆用 气字。故知其为无形之阴阳也。夫既为无形之阴阳。则不必复拘脉行之尺寸。与经络之短长。而又何妨以一时配一脏腑 也。但以一时主一脏腑则可。以一时行一经络则不可。
按营出中焦。自寅时起于手太阴肺。次第注于十二经隧之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夜。如是五十周于身。漏水下百刻。
后图以圈内为里为脏。圈外为表为腑。于一周之中。三回入里。三回达表。所谓一日一夜。五十营是也。至于卫气亦一 日一夜五十周于身。但不随营气而行。别有行法。亦具其图于后。
\r营行表里图\p01-e33a1.bmp\r \r卫气行合漏水刻数图\p01-e33a2.bmp\r \r营卫周天度数图\p01-e33a3.bmp\r 男女长幼。大小各有殊形。
男女长幼。不必言。大小者。言人之肥瘦也。十九难云。脉有顺逆。男女有恒而反者。何谓也。然。男子生于寅。
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 也。反者男得女脉。女得男脉也。其为病何如。然。男得女脉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 之也。女得男脉为太过。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此之谓也。脉经曰。凡诊脉。当视其人 长 短大小。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至如小人妇人 细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吉。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 而 脉缓。性缓而脉急。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
小儿四五岁者。脉自驶疾。呼吸八至也。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肥人脉沉。瘦人脉浮。千金翼之言如此。然亦不可 执一而论也。予尝读难经。至男得女脉为不及。女得男脉为太过之句。窃有疑焉。何也。夫所谓男得女脉为不及者。谓 男子尺脉反盛。此为水不胜火。其为不及也宜矣。至于女得男脉为太过。谓女子尺脉反弱也。尺脉弱而言太过。于理有 未合。不知先贤所谓男得女脉为不及者。乃真阴不足也女得男脉为太过者。乃阳邪有余也。若以尺弱之故。但用补阴之 剂。则失之矣。余尝治一妇人。关前数大。关后微弱。内热心烦。头齿肩膊尝疼。诸医皆用补阴之剂。如四物沙参鳖甲 青蒿银柴之类。百剂罔效。后余因思女得男脉为太过之句。为撰一方。用薄荷防风山栀。以抑其阳。生地丹皮当归芍药 甘草。以扶其阴。数剂辄效。始信古人之言不诬也。若男子尺寸俱盛。女子尺寸俱弱。又不可一例论也。愚按千金翼之 言。未可尽信。如云人细而脉大。人苦而脉虚。性缓而脉急。人羸而脉大。以之为逆。则似之矣。至于人大而脉细。人 乐而脉实。性急而脉缓。人壮而脉细。皆以为逆。则亦未必然矣。余尝诊一贵人。形貌魁伟。其脉如绝。有小恙。其脉 反大。岂可以形大脉细。而即为逆欤。至于快乐之人。颐养得宜。脉实有力。不必尽皆为虚也。又如性急之人。其脉和 缓。当是寿征。人壮脉细。因所禀既清。肌肉丰浓。自脉道微小。千金翼拘于对待之法。以文害义。是以未可尽信也。
复有节气不同。须知春夏秋冬。
详见下文。
建寅卯月兮木旺肝脉弦长以相从。
谓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也。值此木旺之时。其脉当弦。十五难曰。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
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又曰。如有变奈何。然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
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气厌厌聂聂。如循榆叶曰平。益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急而劲。益强如张弓弦 曰死。故又曰。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曰死。春以胃气为本。
当其巳午。心火而洪。
谓四月建巳。五月建午也。值此火旺之时。其脉当洪。即经所云钩者是也。十五难曰。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 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又曰。夏脉钩。反者为病。何谓反。然。气来实强。
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