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26-续名医类案-第348页

上,太虚之 府旷然,何胸痛之有哉?用人参三钱,肉桂一钱,合仲景黄连汤,一剂痛减,二三剂顿释。次进加桂理中汤,
数剂全愈。
接∶是症即胸痹是也,故入痛痹门。
缪仲淳治王善长夫人,产后腿痛,不能行立,久之,饮食不进,困惫之极。诊之曰∶此脾阴不足之候,脾 主四肢,阴不足故病下体。向所饮药虽多,皆燥苦之剂,不能益阴。用石斛、木瓜、牛膝、白芍、枣仁为主,
生地、枸杞、茯苓、黄柏为臣,甘草、车前为使,一剂辄效,四剂而起。
来天培治潘履端内,年约四旬,患头身手足麻木疼痛,产后感风,不能节劳,致风入经络,而成痛风之症 也。询之,果以前岁产后而起。以归身、红花养血,钩藤、秦艽通络,黄芩、银花清火,羌活走百节,川芎理 头痛,菖蒲利肠消满,甘草缓痛,姜皮达肌肤、通腠理。服二剂而头痛愈,腹胀减,惟发热身疼未除,更心神 恍惚不寐,脉稍和。此表症稍退,里热未清,改用生地、归、芍、柴胡、地骨皮、续断、钩藤、半夏曲、枳壳、
枣仁、建莲,二剂而诸症痊。惟两膝内肿痛,扶杖而行,此风入三阴,而将愈矣。前方减柴胡、地骨皮、半夏 曲、枳壳,加丹皮、赤芍、红花、威灵仙、清风藤、防己、牛膝、五加皮、生甘草,又三四剂全愈。
薛立斋治人产妇,六月,多汗人倦,不敢袒被,故汗出被里,冷则浸渍,得风湿,身疼痛,遂以羌活续断 汤,数服愈。(未选入。)
<目录>卷二十五·产后<篇名>头痛属性:薛立斋治一产妇头痛,日用补中益气汤不缺,已三年矣,稍劳则恶寒发热,为阳气虚,以前汤加附子一钱,
数剂遂不发。
一妇人产后,头疼面青二年矣,日服四物等药。薛谓肾水不能生肝木而血虚,用六味丸加五味子,两月而痊。
缪仲淳治黄桂峰乃正,产后头痛,大便秘,用生料五积散一剂不效。令加归身一两,一服大便通,头疼立止。
薛立斋治一膏粱之妇,产后,月经不调,唇裂内热,每 作,服寒凉之剂,后不时出水,薛用加味清胃散 而愈。后值春令,兼怒,唇口肿胀,寒热作呕,痰盛少食,用小柴胡加山栀、茯苓、桔梗,诸症顿退。但内热 仍作,乃以加味逍遥散,调理而安。
<目录>卷二十五·产后<篇名>喑属性:沈明生治袁令默女,素禀不足,分娩后,体倦发热,医者以其弱龄瘦质,且遵丹溪产后当大补之法,遂以 参、 进之,病益甚。诊之,脉浮而涩,此不惟有瘀血,且有风寒在内。夫瘀血未尽,外邪初感,均有用参之 诫,是以补之无功耳。遂用解表散瘀之剂,三四服后,热除胸爽。然倦怠如故,曰∶参、 之用,此其时矣。
而袁惩噎废食,因循勿与。越至四五日,忽舌喑不语,或用茯神、枣仁,或用南、半、姜、橘,或用芩、连,
皆不效。复延治,察其神情,虽不能语,然每对食物,辄注目以视,得食则神稍旺,更衣则神即疲,且脉空而 大。经云∶脾之脉,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火土两虚,医药杂乱。经又云∶言而微,终日乃 复言者,此夺气也。况经月不语乎,不惟用参,且应用附矣。服五六日,诸症悉愈。夫病机者,间不容发,有 昨宜用攻,而今宜用补,旦宜用热,而夕宜用凉,惟视其机之所在,以法合病耳。故是症也,不用补之害,与 骤补之害,同失其机甚矣,机之难也。
<目录>卷二十五·产后<篇名>病乳属性:薛立斋治一妇,产后劳役,忽乳汁如涌,昏昧吐痰,此阳气虚而厥也,灌以独参汤而苏,更以十全大补汤,
数剂而安。若妇人气血方盛,乳房作胀,或无儿饮,胀痛憎寒发热,用麦芽二三两,炒熟,水煎服,立消。其 耗散气血如此,何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方中,多用之邪。
张隐庵治一妇,产后乳上发痈,肿胀将半月,周身如针刺,饮食不进。诊之,六脉沉紧有力,左乳则肿连 胸胁,用麻黄、葛根、荆芥、防风、杏仁、甘草、石膏,温服取汗遂愈。《金匮》云∶产后妇人喜中风。经云∶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此系风寒内壅,火热内闭,荣卫不调所致。众以凉药 治热,不知开阖之故。今毛窍一开,气机旋转,荣卫流行,而肿痛解矣。经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病属阳 明厥阴二经,是以饮食不进。今经气疏通,自能食矣。孰谓疡医可不知经乎?
薛立斋治一妇人,产次子而无乳,服下乳药,但作胀。曰∶人乳气血所化,今胀而无乳,是气血竭而津液 亡也,当补其气血,自然有乳。乃与八珍汤,倍参、术,少加肉桂,二十余剂,乳遂生。后因劳役复竭,夫其 初产有乳,再产而无,其气血只给一产耳,其衰可知。
王肯堂治一娠妇,患乳肿不散。八月,用火针取脓,用十全大补汤,外敷铁箍散不效,反加喘闷。九月,
产一女,溃势愈大,两乳旁烂尽,延及胸腋,脓水稠粘,出脓六七升,略无敛势。十一月,乃用解毒和中平剂,
外渗生肌散、龙骨、寒水石等,脓出不止,流溅所及,即肿泡溃脓,两旁紫黑,疮口十数,胸前胁下皆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