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 淋。
生地黄 木通 甘草 竹叶、灯心水煎。饥服。
五淋散(和剂)
赤茯苓 赤芍药 栀子仁 当归梢 甘草(生)
水煎饥服。
五香散(和剂) 尿血 木香 丁香 沉香 乳香 藿香 水煎服。
竹龙散(三因) 三消。
五灵脂(另研) 黑豆(生。去皮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冬瓜煎汤调服。瓜叶子皆可。一日两服。渴少减一服。渴 止宜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此方沈存中载于灵苑方。得效者甚多。
乌金散 消渴。
黄丹 金墨 上为末。每服二钱。丹服先漱口。待渴甚。要饮水。就用冷水调服。
木香散(和剂) 溏泄。
丁香 木香 肉豆蔻 当归 甘草 附子 赤石脂 藿香 诃子皮 加姜、枣。水煎服。
大建脾散(百一)
荜澄茄 干姜 白豆蔻 丁香 白茯苓 甘草 肉豆蔻 半夏 砂仁 陈皮 檀香 浓 朴茴香 神曲 青皮 白术 川乌 草果仁 附子 姜、枣。水煎服。
荆芥散(增入) 吐血。
荆芥穗(半两) 炙草(一两) 桔梗(二两)
上 咀。姜煎。食后服。
滑胎枳壳散 肠风脏毒。
枳壳 甘草 上为末。空心沸汤调服。
棕灰散(事亲)
败棕(不拘多少) 烧灰存性。空心酒调二钱。清米饮亦可。
三灰散(杨氏)
侧柏叶(焙为末五钱) 棕榈(存性。勿令白色。三钱) 桐子(烧作炭二钱。)
上为末。分作二服。空心米饮调服。
黄 散(增入) 治咳血成劳。
甘草(四钱) 黄 麦门冬 熟地 桔梗 白芍(各半两)
咀。每服半两。水煎服。
木香交加散 痢。
即六和汤、藿香正气散并用。
七珍散 五劳。
即八珍散去扁豆。
黄 鳖甲散(和剂)
人参 黄 茯苓 天冬 半夏 知母 桑白皮 地骨皮 生地 赤芍 桔梗 肉桂 紫菀 秦艽 鳖甲 柴胡 甘草 水煎服。
人参散(本事) 五劳。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赤芍 半夏曲 柴胡 黄芩 干葛 姜、枣。水煎服。
小三五七散 眩晕。
天雄(炮) 细辛(各二分) 干姜 山茱萸(各五分) 山药 防风(各七分)
上为末。酒调服。
参茯白术散(和剂)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甘草(各二两) 薏苡 扁豆(姜汁炒) 莲肉(各一两) 砂仁 上为末。枣汤调服。
异攻散(本事)
川芎 当归 白芷 白芍药 陈皮 牡丹皮 玄胡索 桔梗 乌药 干姜 官桂 加姜。水煎服。
洗肝散(得效) 眼。
川芎 当归 羌活 防风 薄荷 甘草(炙) 山栀仁 大黄(煨。等分)
上为末。食后水调服。
鸣耳散(济生) 耳。
紧磁石(一块如豆大) 穿山甲( 存性。研。一字)
上为新绵裹塞于耳内。口中衔小生铁。觉耳内如风声即住。
桃红散 耳。
干胭脂 白矾(等分)
上为末。将鹅瓴管蘸药少许。吹入耳内。
推气散 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枳壳 桂心 片子姜黄(各半两。一本作僵蚕) 甘草(炙。一钱半)
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或酒下。
通关散 鼻。
白矾 直僵蚕 南星(生) 梨芦 全蝎(等分)
上为末。鹅瓴管吹入鼻内。
排脓托里散 治痈疽疖肿毒。
地蜈蚣 赤芍药 当归 甘草(等分)
上为末。酒调服。
五香散(和剂)
木香 沉香 鸡舌香(各一钱) 射香 薰陆香(一钱)
上为末。酒调服。
换肌散(杨氏)
胡麻 蔓荆子 枸杞子 牛蒡子(各五钱) 防风 苦参 白蒺藜 栝蒌根(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甘草贯众汤漱口。不拘时。茶清调服。日进三服。
花蛇散(三因) 癞。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二两。) 生犀(半钱) 青皮(半两) 黑丑(半两。半生半炒)
上为末。每服二钱。腻粉半钱。研匀。糯米饮五更调服。以利下恶毒为度。十余日再进 鸡鸣散 扑。
大黄(一两酒浸) 杏仁(三七粒去皮尖)
上研末。酒一碗。煎六分。鸡鸣时服。至晚取下瘀血即愈。若愈。便觉气绝不能言。取 药不及者。急掰开口。热小便灌之。
调经散(三因)经事不调。
当归 赤芍 没药 肉桂 细辛 甘草 麝香 上为末。生姜汁酒米饮。空心任意调服。
失笑散(和剂) 妇人血瘀。
蒲黄(炒) 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等分)
上为末。酽醋熬成膏。水调服。
木香顺气散 赤白带下。
京三棱 石三棱 萝卜子(炒) 槟榔 陈皮 鸡爪三棱 半夏 白茯苓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