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97-是斋百一选方-第26页

湿称) 罂粟壳(去穣蒂,各三钱)
上三味细切,用水二大盏,蜜一合,酒半合,粟米百余粒,同煎至一盏以下,温服,一 服即愈。
<目录>卷之六\第八门<篇名>谷神散属性:治夏月暴泻。
楮实(青者,蒸一次,晒干,用一斤) 甘草(一两,炙) 陈仓米(一升) 干姜(一 两)
上为细末,饭饮调下。
<目录>卷之六\第八门<篇名>治夏秋间暑泻不止属性:以理中汤下驻车丸。
<目录>卷之六\第八门<篇名>治赤痢属性:章教授方。
煎四物汤下驻车丸,病甚者驻车丸一贴只作一服。
<目录>卷之六\第八门<篇名>枣附丸属性:治脏寒滑泄,不思饮食,华宫使传。
用正坐大附子一枚,干枣半斤,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煮,上留水两指,水干旋添汤,煮二、
三 捣为细末,别煮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空心服。患滑泄垂死者,皆获 康愈。
<目录>卷之六\第八门<篇名>王连丸属性:治脾积下痢,蛊痢同。
木香 诃子(连核,各半两) 黄连(一斤,炒紫色)
上为细末,研粳米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米饮下,空心食前,日进二服。
<目录>卷之六\第八门<篇名>真人养脏汤属性:治一切痢同。
丁香 木香 肉豆蔻(面裹煨,去面) 当归(洗去芦) 白茯苓(去黑皮) 罂粟壳 (去顶蒂,炙) 人参(去芦,各一两二钱半) 拣草(一两,炙) 乌梅肉(二钱半) 酸 石榴皮 陈皮(去 姜(炮裂) 阿胶(蛤粉炒 上一十九味,碾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食前二服,滓 再作一服。
<目录>卷之六\第八门<篇名>木香煮散属性:治泻不止神效木香煮散。
木香 茱萸(各二两,去枝梗) 甘草(半两,炙) 罂粟壳(四两,去顶蒂鬲,蜜炙)
上件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稍温服,食前。
<目录>卷之七<篇名>第九门属性:\x伤寒 感冒 中暑\x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篇名>百解散属性:治伤寒头痛,肢体沉重,恶寒发热,痰逆咳嗽,困倦少力及偏正头疼。此药专解截 伤寒,常服清神爽气,瘟疫瘴疠不生,龚子治方。
防风(去芦) 麻黄(去根节,各三两半) 白芷 白芍药(各二两) 川乌(半两,
炮,去皮脐)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葱茶或腊茶点服,不拘时候,煎服亦可(原版“荆芥”下有“六 两”二字)。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篇名>顺解散属性:治伤寒,凡初受疾,未分阴阳表里,皆可服之,史仲华传。
苍术(半斤) 本(水浸) 桔梗 甘草 防风 独活(各四两) 浓朴 陈皮(各 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姜七片,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
祭酒林谦之说,韶州医人刘从周云,盛夏发热,有伤寒冒暑二证,若热有进退,则为冒 暑;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篇名>冲和散属性:治寒温不节,将摄失宜,或乍暖脱衣,盛热饮冷,或坐卧当风,居处暴露,或风雨 冲冒霜冷,凌晨早出,呼吸冷气,或久晴暴暖,忽变阴寒,或久雨积寒,致生阴湿。
候,皆为邪疠侵伤肌肤,入于腠理,使人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 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咳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凡此之证,若不便行 伏留经络,传变不已,此药治之。姜侍郎方,其子数度宰清流,传与赵学谕货之,其 苍术(六十两) 荆芥穗(三十两) 甘草(十二两半)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并滓再煎。才觉伤 风,及觉劳倦,即须服之,不问虚实,老幼,悉皆主治。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篇名>截伤寒属性:不问阴阳,决有神效。蒋签名盖传。
干姜 干葛 白芷 甘草 上等分,末之,干姜减少不妨,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入姜枣同煎,不以时候,
服了不出风,被覆睡少时,汗出即愈!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篇名>圣僧散属性:治疫气及一切伤寒,不拘轻重圣僧散。
吴白芷(半斤,洗了,阴干,细切) 甘草(四两,生切)
上并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姜三片,枣子一枚擘破,葱白三寸,水一大盏,煎至六分,
热服,衣被以盖之,汗出即瘥,如人行五里久,又进一服,以正邪气。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篇名>破证夺命丹属性:治伤寒阴阳二证不明,或投药错误,致患人困重垂死,七日以后皆可服,传者 一。
好人参一两,去芦,薄切,水一大升,银石器内煎至一盏,新水沉之,取冷,一服而 尽,汗不自它出,只在鼻梁尖上涓涓如水,是其应也,妙甚。苏韬光云∶侍郎方丈尝以救数 十人,余宰清流日 车申屠行父之子妇,产后病时疫二十余日,已成坏证,偶见闻,因劝其 一 <目录>卷之七\第九门<篇名>保真汤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