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 昨进扶助中阳,兼清热而化浊痰,热势发扬于外,表热稍甚,迷蒙较退,时觉懊烦。自病起至今,
耳窍闭塞,今则时兼谵语,口渴欲饮。舌红,后半灰霉,脉象稍起,而软数微弦。风燥之气,上阻清窍,而风 与湿合,遂成熏蒸之局,神机为之弥漫。恐邪不外越,复从内窜。拟清化法。必得邪从外越,方是退步,然 不易也。
黑豆衣(三钱) 连翘(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鲜石菖(二钱) 鲜竹叶(二十片) 绿豆衣(三钱)
桔梗(一钱) 薄荷(一钱) 南沙参(三钱) 荷叶边(三钱) 甘草(四分)
五诊 便泄已止,咳嗽增多,邪势欲从肺,经外泄。而每至正午阳旺之时,转烦懊不宁,言语错乱,颧红 面赤,下午仍多眠睡。皆风邪化火,劫烁阴津。昨投泄热和阴,舌苔深黄稍化,而边仍红前半红点满布,
后半灰霉。津伤热炽。拟泄热救阴,稍为扩充。
羚羊片(二钱) 鲜铁斛(七钱) 大麦冬(三钱) 花粉(二钱) 竹叶心(二十片) 赤茯苓(三钱)
黑山栀皮(三钱) 西洋参(一钱五分) 连翘壳(三钱) 真川贝母(去心二钱) 光杏仁(三钱)
六诊 疏泄风邪,清化气热,便泄渐定,解出溏粪带黑,热之象也。风为阳邪,不从外越,从中化热,热灼 肺胃,咳嗽不爽,懊烦不宁。热扰神明,言语妄乱。热劫津液,神机不运,所以不为烦懊,即为迷睡。阳明热 胜则目赤颧红,口渴欲饮脉数微弦,舌红苔色深黄,根带霉黑。种种见端,皆风邪化火劫烁阴津之象。
症方一候,邪势鸱张,恐阴津日干,而神昏发痉。拟救阴泄热。
羚羊片(二钱) 大麦冬(三钱) 广玉金(一钱五分) 连翘壳(三钱) 甘草(五分) 鲜铁斛(七钱)
真川贝(二钱) 石菖蒲(二钱) 黑山栀皮(三钱) 北沙参(四钱) 竹叶心(二十片)
七诊 脉象沉细软弱,较昨稍起。神志较清,懊烦略定,迷睡略退,咳嗽增多,痰出粘腻。舌红稍淡,灰霉 略化阴津渐回,而喉有痰声。良由津液为热邪所炼,即化为痰,前贤谓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
非虚语也。拟凉肝泄热,兼清肺胃,以保阴液。
羚羊片(一钱五分) 西洋参(一钱五分) 鲜铁皮斛(六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川贝母(二钱) 连 翘(三钱) 玉泉散(三钱) 大麦冬(三钱) 桑叶(一钱炙) 冬瓜子(三钱) 竹叶心(二十片)
八诊 脉渐起,咳嗽较爽。内陷之邪,还于肺胃,所以神志渐清,热势降序,口渴稍定,舌苔灰霉较化。惟 仍眠多醒少,还是神机欠运,胸中之热弥漫。再泄热和阴,兼宣肺气,以引邪外出。
玉泉散 连翘 铁皮斛 光杏仁 薄荷 象贝 牛蒡子 霜桑叶 黑栀皮 天冬 前胡 九诊 口渴渐定,热势渐轻,舌红渐淡,苔黄转白,灰霉渐退,右脉稍起,皆热化津回之象。理应神清气 爽。而眠多醒少,仍复如前,耳聋不爽,大便不解。病之初起,原属风温夹湿,邪既化热,劫烁阴津,虽有湿 邪,亦成燥火。今津回热化,燥仍为湿,余热与湿,弥漫胸中,如雾氤氲,所以眠多醒少。拟清泄火风,参以化痰。
连翘(三钱) 黑栀皮(三钱) 天竺黄(二钱) 桔梗(二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前胡(一钱五分)
晚蚕砂(三钱) 薄荷(一钱) 陈胆星(七分) 象贝母(二钱) 桑叶(二钱) 白金丸(五分入煎)
十诊 昨进化痰泄热,咳嗽稍甚痰不甚多,而痰中带红,左颊红赤。苔霉近根全化,而舌心黄又带霉 黑,大便不行。脉数右大。还是肺胃热胜。痰既得出,仍守清胃养津。即请商裁。
玉泉散(五钱) 鲜生地(五钱) 黑栀皮(三钱) 川贝母(二钱) 肥知母(二钱) 铁皮斛(八钱)
连翘(三钱) 天花粉(三钱) 生甘草(六分) 粉丹皮(二钱) 悉尼汁(一两) 白茅根肉(一两)
十一诊 迷睡稍退。胸中弥漫之热。略得扩清大便欲解不出。脉象右大。再参增液以望便行。
鲜生地(八钱) 大麦冬(三钱) 玉泉散(四钱) 象贝母(三钱) 黑栀皮(三钱) 淡芩(一钱五分)
冬瓜子(三钱) 大玄参(三钱) 连翘(三钱) 粉丹皮(二钱) 悉尼汁(一两) 白茅根肉(一两)
十二诊 大便畅行。然津液为热所耗,木火升动懊烦口渴,左颊红赤。耳鸣窍闭,咳嗽咽痒。脉数,重按 微弦。风温之邪化火劫津,幸数日以来,舌未焦燥,神未昏糊。泄热存阴,似难更动。
羚羊片(一钱五分) 鲜生地(六钱) 川贝母(二钱) 杏仁(三钱) 炙桑皮(二钱) 玉泉散(五钱)
鲜铁皮斛(六钱) 天花粉(二钱) 连翘(三钱) 荷叶边(三钱)
十三诊 多眠渐退,两次得汗,咳嗽渐轻,痰亦渐少内陷之邪,仍还于表,是为正色。但热仍未解,耳聋 不聪。脉数舌质淡红,苔淡黄,灰霉未尽。肺胃余热,未能遽澈。存阴泄热,并不表汗而汗自出。良以津液。
来复,所以液能化汗。拟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