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禀孱弱而多沉郁。
每产必用人参一二两。浓煎时呷以助其气。听其自产。虽二三日无恙。儿媳亦患气滞难产。稳婆 难阻服参。至第四日。子殒腹中。不得已煎大剂参汤灌之。产后方云未服参以前。耳聩目盲。惟 见满室红光。继而渐渐紫黑。及服参后。开眼即能辨物。神气亦能主持。腹中便有痛阵。始信服 参之验。近日同道王公峻室人难产。竟日不下。自煎人参七钱。顿服便产。其助力之效。非他催 生药可比。因详述以破世俗之惑。
产变 儿未生先露手臂。谓之横生。盖因产母用力太早之故。当令安然仰卧。使稳婆推入尽 上。以中指抵其肩。渐扳儿耳而正之。令服大补气血药。如独参加当归、童便之类。切勿惊怖产 母。使气血凝滞。关窍转闭也。候儿身正。门路皆顺。然后用力。胎气不足。关键甚牢。用力太 早。儿不能自顺。只一直下先露其足。谓之倒生。亦如前法用力即下矣。儿方回转。未能全正。
却被产母用力。致儿头偏左偏右。虽近门路。不能即下者。谓之偏产。亦如前法。儿方出胞。气 力不续。身未转运。却被产母用力一迸。则儿臀先露。谓之坐臀生。亦如前法。令服补气和血之 药。安卧静养。候其力完转运。然后用力。儿出胞转身时。偶然脐肠盘于项上。牵系不能即下者。
俗名背包生。亦宜推入。轻轻拨去。然后用力。儿出胞时。头必转向产门。自然正产。若无力转 运。脚踏胞衣。脐肠先出。谓浪脐生。急令稳婆理清推入。稍俟气平。乘势就其脚下。不可推转 久延。久则脐肠复下。复难收拾矣。人之二肠。俱有脂膜联系。间有生成无膜联系者。则产时其 肠随儿而下。谓之盘肠产。须用漆器。温汤涤净。务令温暖湿润。盛其所下之肠。切勿稍沾尘垢。
及着干物。即不肯上而粘住断绝矣。全在稳婆精细为妙。天气严寒。经血凝滞。致儿不能下。凡 遇此际。切不可就脱寒衣。并不可坐卧冷处。房中须宜火暖。肩背须裹绵衣。使血得热则流。儿 易生矣。若遇春秋偶寒。亦如前法。暑月当令产母在无风清凉处。不可多人看。恐人多热气遍袭。
盖血得热则散溢上蒸。致令产母头痛面赤。不省人事。谓之血晕。若夏月风凉阴雨。亦不可任意 取凉。恐生大病。慎之慎之。
摩揣 临蓐腹痛。切不可使稳婆摩揣探候。虽水破痛极。尤当忍之。令人扶掖缓行。则儿自 顺正。岂有横逆之患。若胞水破。儿未下。谓之试水。此产甚迟。有隔二三日产者。宜服八珍、
胶、艾。水止痛定。至五六日产者甚多。但觉腹中 运动。切不可容稳婆动手。及产母用力。盖儿出胞时。用尽其力。不能即转。多有过数日方得力 续转运。自然身正而下。举世之难产者。虽由平日居处失宜。往往皆是稳婆轻易动手。摩揣所至。
所以田野村妇。艰于产者绝罕。惟富贵之家。不习勤劳。任意眠坐。经络凝滞。恣情饮啖。儿得 肥甘。长养倍常。更多不禁房室。频泄母气。自不能如勤劳村朴之天生天化也。况乎临月。一有 腹痛。即唤稳婆探候。惊动胎气。伤其先天气血之源。多致子母俱伤。亦有产后致变者。皆产时 脏腑受伤所致也。即子之夭枉。多缘先天之气。不得其全耳。
卧法 临蓐卧宜仰而正。不可偏侧。坐蓐不可太早。盖男胎向内。女胎向外。皆首居上。足 居下。临产时必倒转顺出。须再三缓缓扶掖走动。使得其旋转。不然。恐有横逆之患。
催生 坐蓐时。用达生散去芍药。加枳壳、黄杨脑、童便。然必待胞水破。腰痛甚。方与热 服。不可太早。早则先行恶露。反致难产也。凡十月未足。临产腹痛。或作或止。或痛不甚者。
名曰弄胎。或腹虽痛甚。而腰不甚痛者。或胎高未陷者。或谷道未挺迸者。或水浆未破者。或浆 水虽出而腹不痛者。皆属气虚。并非正产之候。惟宜独参汤助之。慎勿妄投药饵。致产母惊恐。
而妄乱用力。直待子逼门户。腰重痛极。眼中如火。谷道挺迸时。方可用力。兼服催生药。如千 金方用阿胶三两。滑石一两。车前子二两。为末。饮服方寸匙。不下。少顷再服。此药临时服之。
不可先服。
饮食宜忌 临蓐饮食宜调。不可不食受饥。使母无力。尤不可过食太饱。使儿气不能运。多 致子母受伤。及乎产后发热泄泻。中脘结痛。皆缘饮食所伤。即汤水亦宜少用。往往有膀胱破损。
良由引饮过多。尿脬胀满所致。种种危候。皆产前不慎之故。尤忌饮酒。每致血逆奔上。急与热 童便压之。然多有不救者。至于猪肾、鸡子之类。皆难克化之 物。非但产后当忌。临产亦不可食。
备法 产妇或不顺理。用蓖麻子十四粒。朱砂、雄黄各五分。蛇蜕一尺烧灰。麝香一字为末。
将水和作一丸。先用川椒汤洗脐中。置药于内。再用纸数重覆盖。以帛系之即下。下即去药。横 生逆生。手足先出者。以盐擦儿手足心。盘肠生而肠不收者。用新汲水入酷 面。当自收上。一 法。用蓖麻子十四粒。捣烂。贴产母顶心。其肠收上。即去之。一法。以半夏末搐鼻中。肠自上。
一方。以蓖麻油润纸捻。点灯吹灭。将烟熏鼻中。其肠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