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十三通,愈三尸也。
又云∶叩齿二七过,辄咽气二七,如三百通乃止。为之二十日,邪气悉去,六十日小病 愈,百日大病除,三虫伏尸皆去,体面光泽也。
<目录>卷上·正编\积聚病诸候<篇名>积聚候属性:《养生方导引法》云∶以左足践右足上,除心下积。
又云∶病心下积聚,端坐生腰,向日仰头,除以口内气,因而咽之三十过而止,开目。
又云∶左胁侧卧,伸臂直脚,以口内气鼻吐之,通而复使,除积聚心下痞硬。
又云∶以左手按右胁,右手极形,除积及老血。
又云∶闭口微息正坐,向王气张鼻,取气逼置脐下,小口微出十二通气,以除结聚。低 头不息十二通,以消饮食,令身轻强。行之冬月,令人不寒。
又云∶端坐生腰直上,展两臂,仰两手掌,以鼻内气,闭之自极七息,名曰蜀王乔,除 胁下积聚。
又云∶向晨去枕正偃卧,伸臂胫瞑目闭口不息,极张腹两足再息,顷间吸腹,仰两足倍 拳,
欲自微息定,复为春三夏五秋七冬九,荡涤五脏,津润六腑,所病皆愈。腹有疾积聚者,张 吸其腹,热乃止, 瘕散破即愈矣。
<目录>卷上·正编\积聚病诸候<篇名>痰饮候属性:《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 病,左侧卧;又有不消气排之左右,各十有二息,治痰饮也。
<目录>卷上·正编\积聚病诸候<篇名>诸饮候属性:《养生方导引法》云∶行左之右之,侧卧闭目,气不息十二通,治诸饮不消。右有饮病 ,左不息排下消之。
又云∶ 行气低头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之,痰饮宿食从下部出。愈 行气者,
身置颈曲,排气下行,而一通愈宿食。久地自然能出,不须孔塞也。
<目录>卷上·正编\癖病诸候<篇名>癖候属性:《养生方》云∶卧觉勿饮水,更眠令人作水癖。
又云∶饮水忽急咽,久成水癖。
又云∶举两膝夹两颊边,两手据地蹲坐,故久行之愈伏梁。伏梁者,宿食不消成癖,腹 中如杯如盘。宿痈者,宿水宿气,癖数生痈。久行肠化为筋,骨变为实。
<目录>卷上·正编\脾胃病诸候<篇名>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候属性:《养生方导引法》云∶欹身两手一向偏侧,急努身舒头共手,兢扒相牵,渐渐一时尽势 ,气 共力皆和,来去左右亦然,各三七,项前后两角缓舒手,如是似向外扒,放纵身心摇三七,
遁互亦然。去太仓不和,臂腰虚闷也。
<目录>卷上·正编\呕哕病诸候<篇名>呕吐候属性:《养生方》云∶八月勿食姜。一云被霜瓜。向冬发寒热及温病,食欲吐,或心中停饮不 消,或为反胃。
《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坐两手向后捉腕,反拓席尽势使,腹弦弦上下七,左右换手亦 然。除腹肚冷,风宿气积,胃口冷,食饮进退,吐逆不下。
又云∶偃卧展胫两手,左跷两足肿,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腰中病食苦。
又云∶坐直舒两脚,以两手挽两足,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以两手直叉 两足底,两脚痛舒,以头枕膝上,自极十二通,愈肠胃不能受食,吐逆。
<目录>卷上·正编\呕哕病诸候<篇名>宿食不消候属性:《养生方导引法》云∶凡食讫觉腹内过饱,肠内先有宿气,常须食前后两手撩膝,左右 欹身 ,肚腹向前努,腰就肚左三七,右二七,转身按腰脊极势,去太仓腹内宿气不化,脾痹肠瘦 ,脏腑不和,得令腹胀满,日日消除。
又云∶闭口微息,正坐向王气张鼻取气,逼至脐下,小口微出十二通气,以除结聚。低 头不息十二通,以消饮食,令身轻强,行之冬月不寒。
又云∶端坐生腰,举右手仰掌,以左手承左胁,以鼻内气,自极七息,所除胃寒,食不 变则愈。
又云∶端坐生腰,举右手承左胁,以鼻内气七息,除胃中寒,食不消。
又云∶ 行气低头,倚壁不息十二通,以意排痰饮,宿食从下部出,自愈。 行气者,
身直颈曲,排气下行,十二通,愈宿食。
又云∶雁行气低,臂推膝踞,以绳自缚拘,左低头不息十二通,消食轻身,益精神,
恶气 不入,去万邪。一本云∶正坐仰天呼吸天精,解酒食饮饱,出气吐之数十,须臾立饥且醒。
夏月行之,令人清凉。
<目录>卷上·正编\呕哕病诸候<篇名>食伤饱候属性:《养生方导引法》云∶若腹中满,食饮若饱。端坐生腰,以口内气数十,满吐之,以便 为故。不便复为之,有寒气腹中不安亦得之。
又云∶端坐生腰,口内气数十,除腹中满,食饮过饱,寒热腹中痛病。
<目录>卷下·续编\水肿病诸候<篇名>水肿候属性:《养生方》云∶十一月勿食经夏自死肉脯,内动于肾,喜成水病。其汤熨针石,别有正 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虾蟆行气正坐,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劳水肿之病。又 云∶人卧勿以脚悬蹋高处,不久遂致成肾水也。
<目录>卷下·续